由於台海兩岸互動頻繁,政治上處於敵對關係,經濟上卻有一定之合作依存關係,社會及文化,從古迄今,都有密切交流,使得中國與台灣之間存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關係,李登輝主張是「特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馬英九則主張是「特殊的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的關係」。統獨問題,始終是台灣內部最大的根本歧見。或許是對於統獨各有立場,乃至於討論到中國「和平崛起」之議題時,許多學者專家、意見領袖總是參雜著一些似有若無的意識型態,統派大多對於中國「和平崛起」持樂觀看法,並認為台灣必須趕緊在政治及經濟上與如日方中的中國有更緊密的關係,避免遭到邊緣化;獨派則對於中國「和平崛起」多傾向悲觀論調,認為中國內部矛盾叢生、專制而不民主,遲早會面臨經濟崩潰,台灣必須保持安全距離,否則將遭滅頂之災。由於去年開始,又有論者提出「中國盛世論」,對照歐美因為「金融風暴」而導致經濟狀況不佳,有越來越多人對於中國未來投注更大的期望與關注,歐美甚至有股「中國熱」的風潮形成。個人則是從思考歷史變化之角度出發,試圖將自己的觀察及不成熟的想法,記錄下來,以待未來驗證。

 

首先,中國的崛起過程,在西方一般大眾眼中,就是這二十幾年的事情,視為戲劇性的轉變,但如果將歷史往上回溯千百年,綜觀全球歷史演變,與其說中國崛起,不如說中國企圖「回復」其歷史上在亞洲大陸扮演的強權角色。中國歷史的統治政權雖然分分合合,但自秦皇漢武以來,始終長期維持在東亞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強勢地位,其疆域大小、政軍實力或有增減,但此一地位長期存在。最明顯特徵的就是「朝貢體制」及「儒家文化」。中國皇帝藉由「朝貢體制」,確立與鄰近各國、民族之間的宗主與附庸的關係,強化自身統治權威,鄰近各國、民族則藉由「朝貢體制」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享受類似「最惠國待遇」而將商品流入中國市場,並獲得中國皇帝賞賜,中國獲得「面子」,附庸國獲得「裏子」。「儒家文化」則係 強調了 君臣父子之間的服從觀念,使中國統治者藉此「意識型態」保持政治、社會之安定,引起其他鄰近各國統治者仿效,穩固統治地位,日本、韓國、越南皆係如此而成為儒家文化圈。實際上,中國這套模式,在歷史上最為相近的就是古代的羅馬帝國,近代的大英帝國、蘇維埃政權(蘇聯)及現代的美國。羅馬帝國拓展的過程,就是將相關特權賦予鄰近民族的領導階層,並讓鄰近民族享有經濟上的好處,因而將羅馬文化滲透周邊地區,完成羅馬化。大英帝國則以工業化產品行銷全球,建立殖民市場,並給予殖民地領導階層一定之頭銜,且將議會民主的觀念帶入各地。蘇聯則將計畫經濟、國有企業政策推銷全球,協助各地成立共產黨,吸引左派思想的青年革命家發動「無產階級革命」,並從中提供軍援。現代的美國,一方面強調開放市場,保障智慧財產權,一方面將人權、法治的觀念傳播各地,不從者,則指為「流氓國家」給予制裁。

 

歷史雖然經常因為突發事件而發生轉折,但越是長期的趨勢,就越不容易被改變。上述古代中國、羅馬帝國、大英帝國、蘇聯及現代的美國,能夠在一定時期內引領風潮,吸引各國競相仿效,幾乎都是經濟、軍事上有相對優勢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有一套「意識型態」可以作為政治、社會的指導原則,吸引他國人才「自動自發」地去仿效、學習,帶回母國進而推廣。再舉三個例子來看只有經濟、軍事上優勢者,只能成為短期或第二流強國,而不能成為長期或第一流強國。西班牙曾經在十五、十六世紀是歐陸第一強國,但其經濟收入主要是奠基於美洲白銀、尼德蘭稅收等,西班牙本土並無完善的經濟發展,當美洲白銀、尼德蘭稅收分別因礦產耗竭、荷蘭獨立等因素而無法繼續維持後,西班牙的海陸軍又分遭英國、法國擊敗,便陷入長期衰弱,西班牙似乎沒有什麼「意識型態」推展到海外,除了「宗教狂熱」以外。德國在普法戰爭後統一,隨即快速工業化,鐵軌鋪設還超越同時期的英國,建立起歐陸最強大的陸軍,接連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取得局部勝利,但最後仍然吃了敗仗,雖然二戰後,靠著精密工業實力重新成為歐盟的首席經濟強國,法律、醫學、音樂、哲學仍執世界牛耳地位,吸引各國學子前往取經,但因為沒有一套完整的「意識型態」能成為指導原則,德國充其量便是現在的地位,不太可能凌駕美國、英國、法國之上了。鄰近台灣的日本,在「明治維新」後,野心勃勃要搞「大東亞共榮圈」,軍事及經濟上都有相對優異的表現,但在二次戰後被美國掌控,只能與德國一樣,在經濟上取得優勢地位,現在更因人口老化問題,逐漸失去經濟活力,要說日本有什麼讓人效法的「意識型態」,不如說日本的動漫、娛樂文化對於世界的影響力更大。

thb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