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輸跋摩一世剛繼位時,吳哥王朝的首都並不在吳哥城,而是在距離吳哥東方幾十公里處,現在被稱為「羅洛斯遺址」的區域,如果對於吳哥王朝早期崛起的歷史及建築發展過程有興趣者,可以前往一遊,可使用吳哥遺址的通行券。目前已有筆直的公路直達,汽車車程約二十分鐘左右而已,據司機Dom告知,這條往東的公路是日本政府出資蓋的,並不斷稱讚這條路品質很好,不像吳哥其他區域道路品質很差等等。遺址區域目前被整理出來可供參觀的主要是三座寺廟:巴孔寺(Bakong)、普力科寺(Preah Ko)及洛雷寺(Lolei)。

普力科寺(Preah Ko)是三座寺廟中最古老的建築,是九世紀末由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國王所修築,目前僅剩下六座磚塔、藏經閣及廟前的濕婆神坐騎黃牛Nandi的石雕,遊客稀少。據學者考證,此地原本範圍頗為可觀,四周尚有壕溝建築,可能是神廟與皇宮遺址區域,算是吳哥王朝早期的政教中心。古樸的風格,與吳哥王朝強盛時期的繁複裝飾建築大異其趣,但卻是該偉大文明發展的基礎根源所在。



洛雷寺(Lolei)原本是一座島廟,現在蓄水池雖已枯竭,但從寺廟所在是在高台上方,仍可窺見當年情況。在登上階梯上高台時,首先是看到巨大的現代高棉廟宇相當迫近遺址,而遺址所在的四座磚塔則侷促地擠在一起,我們到訪時,沒有其他遊客。如果說普力科寺已經算是古樸狹小的遺址,那麼洛雷寺算是更迷你的遺址了,但仔細端詳四座磚塔寺廟上方的灰泥造型各有不同,已可見到後期吳哥王朝慣用的裝飾主題。

羅洛斯遺址群中,最能看出吳哥建築風格特徵的是巴孔寺(Bakong),遠遠就可看到模仿須彌山造型而高聳的神廟,這也是所有吳哥建築中的第一座神殿山,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廟的建築佈局,已與吳哥主要遺址群相當近似,亦有學者考證認為高聳的主塔帶有濃厚的小吳哥(吳哥窟)建築風格,應該是後來改建的。有趣的是,神廟外是一座當地小學,小學生下課就在遺址的石塊上方嬉戲,現代孩童與古代遺址朝夕共處的畫面,有一種難以言喻的「人與建築」、「新與舊」的對比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b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