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鋒芒乍現
九州島津一族,自島津忠良、島津貴久完成薩摩、大隅二國的統一後,貴久將家督傳由長子島津義久繼承,並由島津義弘、島津歲久、島津家久眾兄弟扶持,島津家勢力蒸蒸日上。其中末弟家久,被其祖父忠良評為:「精於軍法戰術」。家久於二十三歲左右,在跟隨兄長義弘參與北薩菱刈氏的「羽月之戰」時,就曾經將士兵偽裝成百姓背負糧草經過敵軍城下,菱刈氏守城士兵出城搶奪糧草,家久所率軍隊作勢四散,待到達與新納忠元預定埋伏等人之處後,一起反擊敵軍,獲得勝利,菱刈氏就此喪失戰意,該年即臣服於島津家。年紀輕輕的家久,就對於伏兵戰術的運用非常熟練,日後島津家更屢次以伏兵戰術逆襲而勝。

二、上京之行

在島津家完成南九州統一事業後,家久特地上京到伊勢神宮參拜,滯留於京都附近長達三個半月,期間家久親眼目睹了織田信長因征討三好三人眾,而從大阪歸陣的軍列,家久在其日記詳細描述了織田軍的裝扮及軍勢浩大,並紀錄下信長因疲憊而在馬上閉目而睡的模樣。由於家久在京都是住在連歌師里村紹巴弟子的家裡,經紹巴介紹,織田軍大將明智光秀特地邀請家久同遊琵琶湖,並以茶會款待,家久卻以自己是鄉下武士不熟悉飲茶之事為由,只喝了白開水。家久此趟京都之行,雖然是參拜為主要目的,但與當時的信長、光秀的間接及直接接觸,也讓自己的視野不再侷限於九州一隅而已。

三、
野戰名人

九州霸主大友宗麟藉口支援伊東義佑而率大軍南下日向時,家久負責鎮守防衛前線:高城,等待援軍,待兄長義久、義弘與大友軍交戰時,家久也從城內出擊,徹底擊敗大友家遠征軍團,宗麟獲知前鋒在「耳川會戰」戰敗後即引兵而退。九州成為大友、島津、龍造寺三強競逐的局面。嗣後家久以三千兵馬北上支援肥前的有馬晴信,直接與「肥前之熊」的龍造寺隆信對決,家久視察地形後,預先將軍隊布陣於泥濘的田地,並下令將船舶撤走,背臨大海,前抗大軍,以背水一戰的陣式激勵士氣,等待總數約二萬餘的龍造寺軍來攻,龍造寺大軍由於受限於地形關係,行動遲緩而混亂,加上家久組成火槍隊以逸待勞,使得龍造寺軍陣形大亂,家久下令全面突擊,竟在「沖田畷會戰」擊斃隆信,獲得大勝。降服龍造寺家的島津家,展開全面北上進攻大友家的軍事行動,兵分二路進攻,肥後方面軍由義弘負責,日向方面軍則由家久指揮,家久的活躍更甚其兄義弘。家久在「戶次川之戰」中,靜待豐臣秀吉派遣的先頭部隊仙石秀久、長宗我部元親、十河存保、大友義統渡過戶次川時,從上下游同時攻擊,豐臣軍慘敗,長宗我部元親的長子長宗我部信親戰死,十河存保亦在此戰陣亡。家久在其野戰經歷中,先後在戰場上當場擊斃三個大名:龍造寺隆信、長宗我部信親及十河存保,締造日本戰國時代絕無僅有的紀錄,堪稱野戰名人。

四、
猝死疑雲

家久雖然在戰場上擊敗豐臣先頭部隊,但豐臣主力部隊在豐臣秀吉之弟豐臣秀長的指揮下,登陸九州豐前,島津家自知實力相差懸殊,自北九州引兵撤退,退守日向,在幾年前擊敗大友軍的同一地點高城附近,島津軍與豐臣軍首戰不利,家久雖然表示即使戰死也在所不惜,但遭兄長義久、義弘阻止,義久決定投降於豐臣家。家久遵照命令降服,離開居城前往日向拜見秀長,在由秀長接待之期間,竟以四十一歲壯齡意外猝死,乃有家久係遭毒死的說法見諸史籍,但學者普遍認為家久並非主戰派,與其另一位兄長歲久是堅定的主戰派代表之立場不同,且已向秀長表示恭順之意,秀長並無毒殺家久之理由存在,疑似是病死。無論如何,家久的意外猝死,成了戰國歷史的疑雲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b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