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宗我部元親像

一、
姬若子成為鬼若子
長宗我部元親,幼名彌三郎,天文八年出生於四國土佐岡豐城,為長宗我部國親之嫡子。年幼的元親,因為長相清秀、皮膚白晰,體弱多病,而且終日喜歡沈浸在書本裡,尤其喜好日本古事記等書籍,與土佐當地強悍的民風有很大的差異,被家臣譏笑為「姬若子」(意指像女孩子一般,就是娘娘腔的意思)。元親的初陣是在二十一歲左右,與其他武將相較,算是相當地晚。其跟隨父親國親參與了長濱之戰,在戰場上卻彷彿變成另外一個人似的,親自持槍與敵人作戰,勇猛異常,擊敗了本山茂辰。從此,家臣不敢再嘲笑元親,改而稱其為「鬼若子」(意指像鬼一樣)。元親才剛在戰場上證明自己的實力,未料國親卻在隔月突然驟死,元親繼承而為家督,立刻面臨更大的挑戰。

二、
統一土佐
土佐除了國司一條氏佔據中村城,為當地名義上的政治領導人以外,尚有包括長宗我部氏、香宗我部氏、本山氏、吉良氏、安藝氏、津野氏、大平氏等共七大豪族勢力(土佐七雄),情勢錯綜複雜。元親先與一條家保持友好關係,一方面讓弟弟吉良親貞繼承吉良氏,讓弟弟香宗我部親泰繼承香宗我部氏,另一方面與本山氏、安藝氏交戰,取得勝利,最後驅逐一條兼定的勢力。一條兼定之妻子為北九州霸主大友宗麟之次女,兼定向大友家求得援兵後,結合長久以來與一條家關係緊密的土豪,以奪回土佐為目標,向元親挑戰,雙方於「四萬十川之戰」爆發衝突,兼定敗逃,元親成功地率領剽悍的「一領具足」(半農半兵)組織,統一了土佐全境。

三、
征戰四國
元親嗣後與已經掌握近畿地區的霸者織田信長結盟,對付共同的敵人三好氏。三好氏自南北朝時代以來,長久就立足於四國的阿波、讚岐地區,自從三好長慶入主近畿地區,三好氏迎向昌盛時期,但長慶去世,長慶之家臣松永久秀獨攬大權,嗣後信長發動上洛戰爭,降服久秀,驅逐三好三人眾,掌握京都一帶,三好氏實力已大不如前。元親決定大舉入侵阿波、讚岐,先佔據阿波的白地城,元親將居城遷至此城,利用其位於四國中央要衝的優越位置,逐步蠶食屬於十河存保的勢力範圍。期間,雖因信長要求元親臣從而遭到拒絕,信長改與存保合作,協助存保反擊元親,但元親透過明智光秀與信長積極交涉,仍未退讓。信長命三子織田信孝為總大將、丹羽長秀等為副將,準備渡海直接進攻元親,未料,信長在「本能寺之變」遭到光秀襲擊而死,織田的四國征討軍頓時一鬨而散。元親趁此良機,於「中富川之戰」一舉擊敗存保,將阿波、讚岐兩國均納為勢力範圍。但元親入侵伊予的行動就遭到強烈的反擊,伊予的河野通直依賴毛利輝元派遣的援軍,抵抗元親的入侵,雖然東伊予落入元親之手,但西伊予仍在河野家掌控中。總體而言,四國實際上幾乎全被元親所統一。

四、
痛失愛子
羽柴秀吉(豐臣秀吉)迅速地擊敗明智光秀、柴田勝家而繼承信長的霸業,成為元親最大的威脅,嗣後在秀吉與德川家康對決的「小牧山、長久手之戰」中,元親乃與家康聯繫,共同對付秀吉,但秀吉派仙石秀久出兵淡路,援助存保,擊退元親。秀吉於降服家康後,命弟弟羽柴秀長(豐臣秀長)擔任總大將,加上小早川隆景宇喜多秀家等軍勢合計十萬大軍入侵四國,元親不敵而投降,僅獲土佐一國本領安堵。因為九州的大友宗麟不敵島津義久島津義弘兄弟的攻勢而向秀吉求援,秀吉下命四國的軍隊擔任先遣部隊急速前往九州,以仙石秀久為軍監,元親與嫡子長宗我部信親、長久以來的宿敵十河存保,都率軍登陸豐後,與宗麟之子大友義統軍隊會合,與島津家久率領的軍隊隔著戶次川互相對峙,秀久提出主動進擊作戰,由於時值冬季,渡河作戰,困難重重,元親、信親及存保都表示反對,但在秀久的強烈意志下不得不硬著頭皮進行,於渡河期間,遭到家久指揮之島津軍襲擊,「戶次川之戰」結果,秀久、元親敗退,信親、存保都當場戰死。痛失自幼聰明武勇而備受期待的愛子,元親從此失魂落魄,長宗我部家嗣後亦因繼承權產生嚴重內爭而衰弱。之後,元親在豐臣政權下,陸續參與攻打北條氏政北條氏直父子的「小田原之役」及征討朝鮮半島的戰役,但元親並無積極顯眼之表現。秀吉病逝後,元親因為長年與家康互通聲息,而安然度過不穩定的政局變化,於慶長四年病逝於伏見,享年六十一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b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