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中國能統一,歐洲為何不能?

    中國統一,是由秦國為之,則秦國與其他六國之間有何優點可以脫穎而出,必須先予釐清。次就歐洲各國稱雄一時之君王,予以對照。最後再就最有可能的歐洲國家檢討其何以不能統一歐洲?

一、秦國致勝的特徵

歷來討論秦國能統一中國的優點,大約包括:戰略位置、文化風氣、君王素質、變法及人才五個項目。戰略位置上,秦國地處西垂,與三晉(韓趙魏)地處四戰之地相比,進可攻、退可守,但此戰略位置不獨秦國所有,燕、齊、楚國亦有之,縱然排除遠僻東北處的燕國,齊、楚兩國都是春秋以來之傳統強國,地大物博,光就戰略位置而言,秦國並未獨具優勢。文化風氣上,秦國文化、經濟落後,且久與西方義渠等部落征戰,民風強悍。齊國向來富足,又屬文化先進地區,社會風氣較為驕奢;楚國地廣人稀,河湖交錯,謀生不難,民風雖非強悍,但久為南方大國,人民對楚國之認同意識強烈。故以文化風氣而言,齊、楚兩國固不如秦國強悍,但楚國民族意識強烈,有助於禦外。以君王素質論,秦孝公推行變法,果斷剛毅;秦惠王始稱王,吞併巴蜀;秦武王一介勇夫,在位四年即死;秦昭襄王在位期間最久,重用強將良相,打下統一基礎;秦孝文王在位三天即死;秦莊襄王文弱,在位三年即死;秦始皇年幼即位,一代帝王,其堅忍、智謀及膽識均屬卓越,秦國在此期間之君王素質並非均屬上乘,但變法之初的秦孝公、秦惠王,長期在位的秦昭襄王素質均佳,終至秦始皇能完成統一大業,莽勇及文弱之君王在位都不久,不能不說是僥倖。齊國之齊威王、齊宣王兩代均屬名君,趁戰國初期已完成變法而強大之魏國,東西無法兼顧之戰略劣勢,先後二次戰爭擊敗魏國,至齊湣王時代,齊國之綜合國力與秦國不相上下,甚至更為富強,乃能破燕滅宋,然齊湣王是志大狂妄之君,外交政策欠缺彈性,內部又與宗室權臣孟嘗君互為傾輒,亦欠缺如秦國可以據守函谷關以退外敵之隘口,終至敗亡,嗣後繼位之齊襄王、齊王建,均為謹小慎微之輩,先後在位十八年及四十三年,長達六十一年間,齊國幾乎是奉行「孤立主義」,坐視秦國大軍橫掃中原,與秦國相比,齊國文弱之君顯然在位過久。另楚國君王素質,比齊國更糟,楚威王北拒三晉及齊國,東擊越國,拓地千里,堪稱名君,然自楚懷王以後,楚頃襄王、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負芻,一代不如一代,多屬貪圖逸樂之輩,晚期君王更迭頻繁,還發生攻殺君王之政變,是以君王素質而論,秦國幸得名君長期在位,略勝一籌。

戰國時代,各國變法圖強,尤以秦國商鞅變法最為徹底,前已敘及,為何秦國能做到如到徹底?個人以為恐怕正由於秦國經濟文化相較於東方諸國均屬落後,改革之阻礙較小,且秦國民風強悍,變法首重軍功敘爵,平民可按此戰功獲爵,此為商鞅獨創而為東方各國變法時所欠缺或不足者,以此耕戰之法互為配套,造就出令東方各國膽寒的強大戰爭機器。荀子曾評論齊國「技擊」之兵不如魏國「武卒」之兵,魏國「武卒」之兵又不如秦國的「銳士」之兵,可為例證。齊國軍政在戰國時代並無明顯重大的變革,而楚國仍屬貴族聯合政權,吳起逃亡至楚推行變法,在楚悼王去世後,就政亡人息,之後的歷代楚王亦未就軍政組織推行重大變革。反而是戰國初期的魏國變法,稱雄一時,但受限於四戰之地的不利戰略位置,無法繼續擴張。戰國中期的趙國在趙武靈王時代曾經推行「胡服騎射」,就軍制進行改革,但並未及於其他層面,影響範圍有限,不過,戰國晚期東方諸國當中,僅有趙國尚有能力能抵禦秦國攻勢,直至「長平之戰」耗損過鉅而國勢日衰,故就變法之項目,秦國可謂脫穎而出。最後,秦國是各國當中,重用外來人才即客卿數量最多,執政期間也最久的國家,此點,其他各國均無法相較,秦國客卿著名者如商鞅主導變法;張儀推行連橫;范雎主張遠交近攻;呂不韋、李斯先後相秦,為秦國擬定了配合時勢變化之軍事外交策略,戰略目標明確,廣聚人才的效益至為明顯。

 

二、歐洲帝王的嘗試

    從中世紀以來,歐洲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君王梟雄,大有席捲歐洲的氣勢及野心,個人從中選出最接近此目標的五位來評比一番:法蘭克王國的查理曼大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法國的拿破崙皇帝及納粹德國的希特勒。

(一)法蘭克王國的查理曼大帝

查里曼大帝的祖父「鐵鎚查理」是法蘭克墨洛溫王朝的宮相,率軍挫敗了伊斯蘭勢力企圖越過庇里牛斯山的行動,查里曼大帝的父親「矮子丕平」則竄位自立成為卡洛林王朝之創始者,查里曼大帝繼承法蘭克王國後,東征西討,將統治範圍擴張至包括法國、瑞士、荷比盧、奧地利、日耳曼、義大利北部、波西米亞等地,是羅馬帝國崩潰後,首次統合中西歐的君王,後來獲得教宗嘉加冕為皇帝,從此,歐洲歷代君王都要循此模式獲得皇帝之頭銜。然而,當時法蘭克王國的統治組織及方法還是相當原始鬆散,查里曼大帝的統治,無法與秦始皇時期已完成變法而走向中央集權的秦國相比,故查里曼大帝亦無法實質統一整個歐洲,且在其去世後,帝國分裂,由諸子各自為政,分裂的政治勢力競逐,成為歐洲長遠的歷史特徵。

 

(二)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五世

    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皇帝,雖然名義上曾經統轄奧地利、匈牙利、日耳曼、尼德蘭、西班牙、義大利南部各地,但係基於父祖時代複雜的政治聯姻及意外事故而機緣巧合獲得廣大的領土,領土並無相連,且各地領民利益不一致,空有君臨歐洲的外觀而無實質之能力,僅能依賴西班牙的軍事力量及尼德蘭的經濟實力,一生與法國、土耳其及日耳曼新教諸侯周旋,加上時值馬丁路德提倡宗教改革之年代,在意識型態上也無法統合領民,終至精疲力盡,將帝國二分,德奧方面由弟弟斐迪南繼承,西班牙、尼德蘭及義大利南部由兒子菲力普接掌。與秦始皇相比,雖然均享受到先人留下之政治資產,但未繼承相鄰完整的領土及變法革新後的軍政制度,領民內部亦無強大之凝聚力。查理五世忙碌了一生,最後只能選擇退隱。

 

(三)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

    法國長期以來都是歐陸最大單一君主國,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幼齡繼位,在樞機主教利希留、馬薩林攝政下,在「三十年戰爭」時擊敗稱雄歐陸的西班牙陸軍,創造了有利的稱霸局面。路易十四聰穎好奇,在位長久,長達七十二年,足以將個人意志遂行,造就法國一代盛世,但其擴張政策卻遭到荷蘭、奧地利、英國及西班牙等國之抗衡,多次戰爭之結果,耗損法國人力及物力,且路易十四營建凡爾賽宮,亦增加了財政負擔,學者認為法國大革命的遠因早在路易十四窮兵黷武時已經埋下。路易十四有很多特質與秦始皇相近,都是幼年繼位,慾望強烈,但秦始皇繼位時,中國的東方六國都已奄奄一息,燕趙還長期互相攻伐,齊國亦奉行「孤立政策」,無法結為統一陣線對抗秦軍攻勢。反觀路易十四,除了向東入侵日耳曼地區獲得天然國界以外,數年用兵,都遭當時歐洲諸強共同抵禦,終至無法完成稱霸歐洲的野心。值得一提者,秦始皇生前營建阿房宮等,徵調民力物力,被認為是導致民眾揭竿起義,故秦朝國祚僅十五年後旋即土崩瓦解之導火線,可與路易十四營建凡爾賽宮,成為後來引爆法國大革命之遠因,互相參照。

 

(四)法國的拿破崙皇帝

    法國大革命後,政治社會秩序混亂,拿破崙以武力掌權,重整軍政組織,建制稱帝,迅速恢復法國稱雄歐洲的局面。尤其拿破崙極具軍事長才,在戰場上領軍衝鋒,先後擊敗奧國、俄國、普魯士等歐洲陸軍強國,成為萬王之王。然而,拿破崙派軍進入西班牙進行「半島戰爭」,激起西班牙軍民的民族情感而反抗,加上英國威靈頓將軍從葡萄牙登陸協助抗衡,法國軍隊最後以投降收場。拿破崙親率大軍團親征俄國,卻不敵冬季之酷寒及俄國以拖待變的戰略,慘敗而歸,最後在英、奧、普、俄四強聯手下,以流放大西洋孤島結束其帝王生涯。與秦始皇相較,拿破崙可以說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而無前人之庇蔭,內部有保皇黨人之阻礙,外部有歐洲各傳統王室之敵對,最重要之關鍵是法國海軍實力始終落後於英國海軍,對付英國的封鎖經濟政策不切實際且與各國人民之利益為敵。霸業只限一代,沒有傳承。

 

(五)納粹德國的希特勒

    德國統一後,一躍成為中歐之大國,第一次世界大戰雖屬戰敗國,但希特勒利用個人演說之魅力、賭徒式的激烈路線,將權力集中於一身而成為德國元首,將德國帶向復興之途。希特勒在二次大戰時期,憑藉德國優勢的陸空軍,吞併奧地利,佔領捷克、波蘭,西邊入侵荷比盧低地三國並擊潰法國,南邊扶植西班牙佛朗哥政權、結盟義大利墨索里尼政權,東南施壓巴爾幹諸國,東面發動代號「巴巴羅沙」的攻俄戰役,幾乎可以說是席捲全歐。惟英國並未放棄與納粹德國之周旋,俄國的廣闊國土及冬季氣候,也重創了德國賴以為傲的陸軍及裝甲部隊,加上當時經濟實力已居世界第一的美國參戰,希特勒雖然是繼拿破崙之後最接近統一歐洲霸業之人,最後也只能自殺收場。與秦始皇相比,希特勒更是沒有先人累積的資產可供憑藉,且東西方戰線無法兼顧,戰略位置註定了德國在第一、二次大戰都是先盛後衰之相同模式。另外,德軍就算席捲歐洲戰場,由於有歐洲以外之力量如美國之干涉,無法維持獨霸,此為秦始皇統一中國時所沒有面臨的挑戰。

    上述五位最接近統一歐洲的帝王與秦始皇的條件相比,不難發現有幾點值得玩味。首先,秦始皇能統一中國,如同漢朝文人賈誼指出:「奮六世之餘烈」,是建立在秦國歷代君王之努力及秦國完成變法的基礎上,秦始皇之個人特徵雖有助於統一大業,但沒有前人之累積,縱使天縱英才亦無從完成。其次,秦始皇進行統一戰爭時期,除了東方各國無法統一抗衡以外,亦無其他外部強大的力量干預與牽制,故秦始皇能滅了六國就統一了中國。前人的累積庇蔭、變法後的軍政組織、對手並未統一抗衡、無外部力量干涉,造就了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四個有利條件。與此相比,近代歐洲以來的拿破崙及希特勒,都是一代暴起暴落的局面,欠缺前人的累積庇蔭。而查里曼大帝,雖享有前人庇蔭,但並非已完成變法改革的時期,軍政組織及統治方法都屬原始落後,亦無法取得統一基礎。至於查理五世,是機緣巧合成為歐洲大片領土的主人,但國土不相連,各領地之間利害互相衝突,外部亦有奧圖曼土耳其帝國凌厲的攻勢。太陽王路易十四時代雖有前人庇蔭,此時亦無歐洲以外的勢力干涉,但尚處於資本主義制度草創前期,未完成「變法」,對手又互相結盟抗衡。從而,上述五位歐洲帝王,都未完全具有如同秦始皇的有利條件,而能統一歐洲。

 

三、歐洲國家的評比

    歐洲帝王除了個人的條件無法與秦始皇擁有的條件相比之外,從長期趨勢觀之,各國是否能擁有如同統一中國前秦國之優勢者,亦值得評比一番。前文已提及秦國致勝之五項內容:戰略位置、文化風氣、君王素質、變法及人才,以歐洲五強國:法、英、奧、俄、德(含之前的普魯士)而言,戰略位置陷於「四戰之地」者,如德、奧、法三國均屬之,奧國強大時,西邊有法國,北邊有日耳曼諸侯(含普魯士)、東邊有土耳其;德國崛起時,西邊有英、法,東邊有俄國,都需面臨兩面作戰之困境。法國西部臨海,可朝東、南方發展,戰略位置比德、奧為優,但西有隔海相望之英國,東邊歐陸有俄、德、奧作梗,還是有兩面作戰的問題存在。故以戰略位置而言,英、俄兩國最佳。

俄國雖然具有戰略位置之優勢,但俄國地理位置距離歐洲中心位置過於遙遠,遠大於秦國抵達齊、魏等國的直線距離,俄國西進中西歐,十七世紀需先在「北方戰爭」擊退瑞典之入侵,後來在十八世紀、十九世紀壓制波蘭及土耳其,才得以順利推進歐洲中心地帶,且俄國冬季酷寒不利於敵人進攻,也不利於率軍出征,在現代化以前,俄國軍隊無法克服地理及氣候之不利條件。俄國社會經濟相較於中西歐,較為落後,人民質樸而服從,長期與歐亞草原游牧民族戰鬥,與秦國風俗有點近似。惟羅曼諾夫王朝之君王素質,除了彼得大帝以外,就屬日耳曼公主出身的凱薩琳大帝及對抗拿破崙的亞歷山大一世較為優秀,其餘如伊凡五世、彼得三世、保羅一世不是病弱就是有精神疾病,且優秀之君主無法連貫執政。另外,農奴制度殘留,引爆內部許多紛爭,俄國從彼得大帝進行西化改革後,仍被中西歐各國認為是相對落後之地區,無法轉型如中西歐的資本主義社會(變法),故俄國在近代以前無法進行統一歐洲的大業。不過,俄國後來卻是橫跨歐亞的強國,在另一次變法後(共產黨革命),利用二次大戰歐洲諸國破敗之際,成為與美國較量的世界兩強之一,或許沒有美國干涉的話,俄國有可能在二次大戰剛結束後席捲歐洲完成國際共產之統合。

另外一個具有戰略位置優勢的國家是英國,英國雖屬島國,但與歐陸相距未遠,可以保有吸收歐陸新興知識及技術的優點,又能適當阻絕敵國之入侵,且東面歐陸,西北方只有蘇格蘭與愛爾蘭,在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併後,英國可以說只要面對歐陸之敵人即可,故拿破崙君臨歐洲時,只能望著英國而嘆;希特勒擊敗歐洲各國時,也只有英國能隔海拒敵。但進行統一戰爭,需要陸戰,英國海軍實力雖強,但畢竟難以立即投射大量之陸軍至歐陸戰場,以一次大戰為例,當時英軍剛開始派遣至歐陸戰場協助法國抵禦德軍的軍隊少得可憐,無足輕重。英國於十七世紀進行「光榮革命」後,已確定立憲政體完成變法(資本主義革命),嗣後於十八世紀又產生「工業革命」,生產成本下降,效益卻提高。社會文化風氣對於海外充滿好奇,鼓勵冒險創新。君王淪為國家之象徵,議會成為施政主導力量,避免了君王素質左右國家命運的風險,重商主義盛行,議會全力支持海外擴張活動,戰爭與貿易結為一體,人才輩出。故英國雖因隔絕於歐陸,無法跨海進行統一歐洲的戰爭,但總是扮演歐陸權力平衡的關鍵角色,當法國強大時,聯合普、奧、俄打擊法國;當德國崛起時,又結盟法、俄壓制德國,並利用海軍縱橫五大洲,建立日不落國的全球霸業。

此外,前文比較過歐洲自羅馬帝國崩潰後至現代之歷史,與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之歷史相較,彼此的差異之處,包括:宗教之重要性不同、民族國家觀念之有無不同。宗教是意識型態的問題,一旦形成不同對立之教派,即有陷入不理性而互相進行你死我活之鬥爭方式的風險。秦國統一中國的時期,中國並無宗教之對立,甚至有孟子及荀子等大思想家都在鼓吹天下一統的思想。而歐洲在十六、十七世紀時,即因天主教徒與新教徒之對立,在各國內部及國際上爆發數次衝突。而民族國家之觀念,更是讓各國子民對於外國勢力入侵時採取敵對之意識,秦始皇進行統一戰爭時,東方諸國除了楚國以外,似乎欠缺強烈的民族思想以為抗衡。宗教因素及民族國家之觀念,在歐洲都是不利於統合的,思想上既然無法統合,便會形成政治軍事上統一的阻礙。還有一項因素值得注意,那就是中國在秦始皇統一之前,已有西周王朝以封建制度掌握中原大地之模範可供參考,且戰國七雄都可以追溯與西周王朝的封建關連,由於相距時間僅有數百年而已,思想家可引為典範而鼓吹統一思想,民眾也比較容易接受「周天子」等於「秦皇帝」的思維。但歐洲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後,各蠻族先後建國,切斷了與羅馬文明的連續性,等到歐洲諸國軍政組織完備,有能力發動統一戰爭時,已距千年之久,不論是思想家或是一般民眾,都無法從羅馬文明直接獲取統一的養分,即使各國君王都喜歡羅馬皇帝的頭銜 ,但終究不可能實現千年以前的輝煌了。

 

伍、結論

    以中國春秋戰國時代與歐洲中古至現代作為對比,可以發現彼此之異同,中國邁向統一的過程,先有文化思想及夏商周三代之楷模作為引導,後有秦國強大的武裝力量進行統一戰爭。而中國統一後,憑藉超越其他文明的統治組織、方法及儒家思想,雖有朝代更迭,但文明的連續性並未中斷,乃至秦朝至清朝將近二千多年之久,未嘗改變「一君萬民」的基本模式,穩定的政治發展,使得中國文明在近代歐洲崛起之前,達到相當昌盛之成就,在世界歷史發展上獨樹一格。而歐洲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後,分裂的政治勢力,異化的思想及觀念,使得二千多年來雖有不少才智卓越的君王嘗試統合歐洲,最後均以失敗作收。歐洲各強國,戰略位置優異者,如俄國,在現代以前並未完成「變法」(共產革命),也無法克服天然地理之限制,未能如秦國統一中國般統一歐洲;如英國,近代時雖已完成「變法」(資本主義體制),亦因無法大規模橫越英倫海峽之天然障礙,無法進行統一歐陸之戰爭。從而,天然地理環境之限制,可以說是東亞的秦國能統一中國,而西歐的英、俄不能統一歐洲的最根本因素。其餘的因素固然有之,但僅為次要的因素,都不是絕對關鍵之因素。

    現代文明之主流,以民主及法治為架構,以人權保障為核心,以市場經濟為特徵,這些都是由近現代之歐洲所發展出來的,歐洲在二次戰後,透過各國政治菁英之協商及各國公民之投票,逐步走向統合之道路,雖然一路顛簸,但此趨勢尚未逆轉。中國即使在近代歷經歐美日列強侵略,國共內戰,現在仍然在共產黨執政下維持統一之局面,但集體領導由上而下之統治,社會穩定優於人權保障,社會發展不均衡,都與現代文明有所衝突。回顧歷史之長河,中國已處於二千年前秦國變法後,真正會改變文明發展進程的第二次變法(從清末洋務運動以來迄中國現代的改革開放政策)的主要階段,模仿的對象,實際上係以已完成變法(資本主義體制)之歐美文明為主,但又強調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將來發展如何,猶未可知。近年來,日本經濟長期不景氣,美國受金融風暴影響,歐洲則有歐債危機,世界主要的先進文明國都受到了經濟之衝擊,中國之發展與世界經濟相連,不可能自身於外,又逢十八大政權交接之敏感階段,未來的十年,除了是歐洲是否要進一步統合的關鍵期,也會是中國除了經濟改革開放以外,政治及社會是否要深化改革開放之關鍵期。中國與歐洲歷史之對比,不僅是過去式,也是進行式及未來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b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