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戰爭後的歐洲勢力版圖(轉載自Wiki網站)
一、三十年戰爭的背景
歐洲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歐洲大戰即為「三十年戰爭」,此戰主要的參戰國包括奧地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班牙、波希米亞(現在的捷克)、丹麥、瑞典、法國、荷蘭,另有薩伏衣、曼圖亞、威尼斯等義大利邦國及神聖羅馬帝國所轄日耳曼諸侯國包括巴伐利亞、薩克森、勃蘭登堡(後來成為普魯士)、巴拉提那(萊茵普法爾茲)、布倫斯維克等,參戰國數目之多,有如一場歐洲大戰。戰爭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日耳曼境內及日耳曼周邊的波希米亞、法國東部、荷蘭南部、丹麥南部等地,範圍牽連廣泛。戰爭的規模,在一六三0年代左右,西班牙動員了三十萬、荷蘭部隊增為八萬、瑞典出兵十二萬、法國則為十五萬、帝國軍亦達到十萬(包括奧地利本國及華倫斯坦所率領的私人部隊),當時是歐洲有史以來參戰兵員最多的戰爭。戰爭的期間,從一六一八年波希米亞爆發的「布拉格窗口拋出事件」開始,至一六四八年「西發里亞條約」簽訂為止,長達三十年之久,足使青年人變成老年人。引起此次大規模戰爭的原因,錯綜複雜,主要可分為宗教爭執及政治戰略兩方面,雖然也有涉及經濟因素,但並非主要原因,故以下僅就宗教及政略兩點扼要說明:
(一)宗教爭執:
歷來史家對於三十年戰爭是否為宗教性質之戰爭,看法不一,但宗教因素確實是戰爭的導火線。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日耳曼各邦早在十六世紀因為馬丁路德的影響,中北部諸侯國紛紛改信路德教派,後來亦有部分改信喀爾文教派,雖然查理五世皇帝於一五五五年的「奧格斯堡合約」中承認各邦有權決定自己的信仰,其臣民必 須追隨 君主,但僅承認路德教派,而未承認喀爾文教派的法律地位。嗣後,由於宗教立場之對立,新教諸侯組成「福音聯盟」,以巴拉提那(萊茵普法爾茲)為代表,而敵對勢力則組成「天主教聯盟」,以巴伐利亞為首,兩派互為較勁,曾在部分諸侯國發生繼承權紛爭時尖銳對立,幾乎開戰,日耳曼境內早已是暗潮洶湧,這是將日耳曼諸邦捲入戰爭的背景。波希米亞(現在的捷克)境內素來以新教勢力佔多數,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提亞斯(Matthias)卻企圖強化波希米亞境內的天主教勢力,而發生了衝突,終至引發了「布拉格窗口拋出事件」。另外,丹麥、瑞典均以新教的保護者自居,眼見天主教聯盟軍及帝國軍擊敗波希米亞及日耳曼新教諸侯,乃動念興兵干涉。所以三十年戰爭某方面可以說是天主教勢力與新教勢力的大規模衝突。
(二)政治戰略:
日耳曼各邦向來對於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擴張權力之舉,保持高度戒心,歷代以來,皇帝與諸侯的對抗屢見不鮮,日耳曼諸邦舉兵參戰對抗帝國軍,自屬有跡可尋。而丹麥、瑞典兩國競相爭奪波羅的海的霸權,自然不願意見到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勢力延伸至日耳曼北部的波羅的海沿岸,在戰略上必須遏止皇帝的野心。西班牙王室與奧地利王室同為哈布斯堡家族之出身,西班牙當時是歐洲第一強國,日耳曼地區如陷入動盪而任由新教諸侯或新教之丹麥、瑞典掌控,會威脅西屬尼德蘭(現在的比利時),並削弱奧地利的勢力,恐將產生骨牌效應,不利於西班牙在歐陸的統治。法國長久以來就以突破哈布斯堡家族建構的包圍網為戰略目的,當法國以財政支援的丹麥、瑞典無力對抗哈布斯堡家族勢力時,便必須直接以武力介入,趁勢推倒哈布斯堡王朝的霸業。更不要說荷蘭與西班牙之間打打停停的荷蘭獨立戰爭,荷蘭因而順勢捲入此一衝突。故三十年戰爭在某方面亦可認為是周邊各國及日耳曼各邦對於哈布斯堡家族霸權(包括西班牙及奧地利兩支系)的反制。
二、三十年戰爭的過程
(一)第一階段:波西米亞叛亂(一六一八年至一六二三年)
波希米亞早在十五世紀就曾經因為結合宗教、民族、農民戰爭性質之「胡斯戰爭」,而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抗衡,新教勢力在波希米亞境內一直是多數人口。馬提亞斯皇帝企圖在波希米亞扶植天主教勢力並壓制新教勢力後,引起當地貴族及議員仕紳的不滿,當馬提亞斯皇帝推選具有耶穌會教士身份之姪子斐迪南大公(後來繼承馬提亞斯擔任皇帝,而稱斐迪南二世)於一六一七年出任波希米亞國王,衝突一觸即發,斐迪南禁止新教徒集會抗議,新教議員於布拉格集會, 一六一八年五月二十三日 在杜爾恩(Thum)伯爵領導下,將斐迪南的官員從布拉格王宮堡壘丟出窗外,史稱「布拉格窗口拋出事件」。波希米亞貴族受到先前荷蘭奮戰脫離西班牙的經驗鼓舞,組成了三十人委員會的臨時政府,於一六一九年八月宣布罷黜斐迪南國王,改選喀爾文教徒之巴拉提那(萊茵普法爾茲)選帝侯腓特烈五世(Friedrich V)為新任國王。幾乎在同一時期,斐迪南二世在法蘭克福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因此,波希米亞的叛亂事件,成為皇帝與選帝侯之間的對決。
腓特烈五世是「福音聯盟」的領袖,其政敵「天主教聯盟」之領袖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見機不可失,一六一九年十月立刻與斐迪南二世皇帝合作,西班牙亦派斯皮諾拉(Spinola)將軍率軍支援皇帝,進攻巴拉提那(萊茵普法爾茲),路德教派的薩克森等諸侯國,此時均與皇帝簽約保持中立。薩克森甚至還派兵協助皇帝鎮壓波希米亞的叛亂。雖然素與哈布斯堡家族敵對的薩伏衣公國派遣曼斯費爾德伯爵恩斯特(Ernst von Mansfeld)率僱傭軍馳援波希米亞,但雙方勢力懸殊。馬克西米連一世派遣提利(Tilly)伯爵統率天主教聯盟軍,於一六二0年十一月在「白山之役」大破曼斯費爾德伯爵恩斯特統領的波希米亞軍隊,參與叛亂的領導者均遭處決,波希米亞境內被迫恢復天主教信仰,恩斯特逃離戰場,轉入日耳曼地區進行游擊作戰。一六二二年,西班牙及巴伐利亞軍隊聯手攻佔巴拉提那(萊茵普法爾茲)首府海德堡,腓特烈五世(綽號:冬王,意指其只當了一季冬天的國王就被趕下台了)倉皇逃離至荷蘭共和國避難,其領土及選帝侯頭銜由斐迪南二世皇帝依照事先協議轉讓予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連一世。提利擊敗波希米亞軍隊後,回師日耳曼,先後擊敗聲援腓特烈五世的巴登、布倫斯維克兩諸侯國的軍隊,直逼北日耳曼地區。此一階段,以皇帝、西班牙、巴伐利亞領導的天主教聯盟大獲全勝終結,卻引起了後續的連鎖反應。
(二)第二階段:丹麥介入(一六二四年至一六二九年)
三十年戰爭剛開始原本只是神聖羅馬帝國之中央對地方、皇帝對選帝侯的對抗,但西班牙參戰支援皇帝進攻日耳曼萊茵地區,引發了近鄰萊茵地區之荷蘭的不安,雙方原本的停戰協議因此破裂,荷蘭與西班牙再起干戈,「荷蘭獨立戰爭」後期因此成為三十年戰爭之一部分而合流。另外,腓特烈五世是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女婿,詹姆士一世雖無力也無心動員大軍跨海支援,但亦不能漠視不理。法國基於傳統戰略,更是不容哈布斯堡家族的勢力繼續擴張,況且,薩伏衣公國形同法國的衛星國,一向與法國合作對抗哈布斯堡王朝勢力。於是,反哈布斯堡聯盟於焉形成,在荷蘭主導下,包括荷蘭、英國、法國、丹麥組成了「海牙聯盟」,謀求反制之道。首先投入軍隊直接介入日耳曼戰亂的外國勢力為丹麥,丹麥國王克里斯提安四世(Christian IV),身兼日耳曼諸侯霍爾斯坦公爵頭銜的身份,誘使他有進一步在北日耳曼擴大領土藉以獨霸商業利益的野心,且為了防止競爭對手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Gustav II)搶先一步,克里斯提安四世遂發動軍隊南下作戰入侵下薩克森地區。
斐迪南二世皇帝此時啟用了波希米亞出身的貴族華倫斯坦(Wallenstein),華倫斯坦以自費及信用貸款籌組了一支軍隊,直接聽命於自己而冠以帝國元帥之名義,先於一六二六年四月在「德索大橋」一役擊敗恩斯特,後來又與提利協同作戰,於一六二七年八月在「魯特之役」(Lutter)擊潰克里斯提安四世統率的丹麥軍隊,迫使克里斯提安四世敗退返回丹麥本土,但提利、華倫斯坦繼續率軍攻入日德蘭半島,華倫斯坦更一舉掃蕩了梅克倫堡、霍爾斯坦、波美拉尼西亞等地,斐迪南二世皇帝賜封其為梅克倫堡公爵,並獲得「北海及波羅的海大元帥」的稱號。克里斯提安四世輕率的行動,讓丹麥本身陷入被入侵的危機,不得不於一六二九年七月簽訂「盧比克條約」,同意賠款並歸還所佔之日耳曼領地,而退出了戰爭。斐迪南二世趁此勝利之機會,頒佈了「歸還敕令」(德文:Restitutionsedikt),強命新教徒歸還自一五五二年以後取得的教會財產,讓路德派的新教諸侯難以接受(據說華倫斯坦亦不表贊同)。華倫斯坦功高震主,驕縱自滿,其企圖主導建立帝國中央權威,排除教會、外國及諸侯勢力,更與馬克西米連一世及耶穌會教士產生利益衝突,諸多不利於他的流言讓斐迪南二世決定解除其兵權及頭銜,改由提利接任帝國軍統帥。此一階段,仍以皇帝及天主教聯盟獲得勝利告終,但哈布斯堡家族的敵人並未就此保持沈默。
(三)第三階段:瑞典出兵(一六三0年至一六三五年)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是個精明能幹的統治者,原本在波羅的海周圍各國中處於弱勢的瑞典,在其統治下,成為足以與丹麥、波蘭爭雄的區域強權,其統領之瑞典軍隊主要係由瑞典農民組成的義務役士兵,忠誠度高,配屬新式滑膛槍及輕型火砲,訓練有素,甚至是歐洲第一支穿著統一制服的軍隊,戰鬥力被認為是當時歐洲最精銳之部隊。古斯塔夫二世早就密切注意日耳曼的動盪局勢,但由於其與波蘭仍處於戰爭之中,讓丹麥國王克里斯提安四世搶先進軍。隨著克里斯提安四世戰敗,丹麥退出戰局,法國宰相樞機主教利希留(Richelieu)促成瑞典與波蘭於一六二九年達成和解,並以軍火及金錢援助古斯塔夫二世出兵,已無後顧之憂的古斯塔夫二世,遂以新教救世主的姿態,於一六三0年 六月二十六日 ,親率瑞典軍一萬六千餘人跨海登陸波美拉尼西亞,趁帝國軍隊分散各處之機會,迅速地攻佔波美拉尼西亞地區,三十年戰爭因此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一五三一年五月,提利圍攻馬德堡,勃蘭登堡選帝候擔心瑞典趁火打劫,拒絕讓古斯塔夫二世借道馳援,結果,馬德堡被攻破,三萬多居民慘遭殺戮,震驚了日耳曼各新教諸侯國,古斯塔夫二世以兵力直逼柏林,迫使勃蘭登堡與瑞典結盟,而薩克森隨後亦與瑞典結盟,並派軍八千參戰。古斯塔夫二世率領的瑞典軍及新教聯盟軍於 一六三一年九月十七日 ,在「布萊滕費德之役」(Breitenfeld)擊敗提利所率的帝國軍及天主聯盟軍,此戰為歐洲戰史上使用「線式戰術」擊敗敵軍之經典戰役。古斯塔夫二世繼續進軍,入侵巴伐利亞,復於 一六三二年四月十五日 於「雷希之役」(Lech)再度重挫提利率領的軍隊,提利傷重不治陣亡。鑑於古斯塔夫二世之鋒芒難敵,大有一鼓作氣直接攻入奧地利之氣勢,斐迪南二世不得不重新啟用華倫斯坦,華倫斯坦進攻薩克森,逼使古斯塔夫二世撤返日耳曼中部。兩位名將歷時數月的僵持,終於 一六三二年十一月十六日 ,由古斯塔夫二世主動進攻華倫斯坦設防的呂岑(Lützen,另有譯作魯鎮),爆發了「呂岑會戰」,華倫斯坦敗退,但古斯塔夫二世戰死,瑞典的勝利付出慘痛代價。後來,華倫斯坦有意與瑞典談和,引起斐迪南二世猜忌, 一六三四年二月二十五日 派刺客暗殺華倫斯坦。瑞典軍後來在「諾爾特林根之役」(Nördlingen另有譯作納德林根)敗於西班牙紅衣主教因芳德統領的帝國軍及西班牙軍,薩克森、勃蘭登堡立刻見風轉舵,於一六三五年五月與斐迪南二世簽訂「布拉格合約」,雙方互為妥協,斐迪南二世撤銷「歸還敕令」,薩克森、勃蘭登堡則放棄與瑞典的同盟。此一階段,以皇帝、西班牙勉強獲勝終結,不過,一直在幕後財政支援各國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法國,終於決定直接參戰。
(四)第四階段:法國參戰(一六三六年至一六四八年)
法國波旁王朝第二任國王路易十三世,才幹遠不如其父親亨利四世,但宰相樞機主教利希留獲得太后及路易十三世之信賴,在其主政下,法國迅速地從十六世紀混亂的宗教內戰當中復興,重建王室威權及軍隊。三十年戰爭初期,利希留都以外交、財政支援各國之方式對抗哈布斯堡王朝,遲至瑞典軍敗於西班牙軍,日耳曼各邦準備再度屈服於皇帝之際,形勢變成對於哈布斯堡王朝有利,利希留不得不決定出兵直接干預。一六三五年法國向西班牙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宣戰,未經戰鬥毫髮無傷的法國軍隊投入戰場,對於穩住新教各國及諸侯繼續對抗哈布斯堡王朝,具有重要的心理意義,包括荷蘭、薩伏衣、曼圖亞、威尼斯均相繼出兵,尤其是瑞典軍與法國軍聯合對抗帝國軍及西班牙軍,使得這場戰爭至此成為勢均力敵的霸權之爭。開戰之初,法軍失利,一六三六年,西班牙及帝國軍分抵皮卡迪及勃艮地,南北夾攻逼近巴黎,但法軍堅守擊退敵軍,並由法國元帥蒂雷納(Turenne)領導,逐步展開反攻。而一六四0年葡萄牙脫離西班牙獨立,削弱了西班牙的實力。
先是西班牙海軍敗於法國、荷蘭海軍之手,接著,在 一六四三年五月十九日 ,法國軍隊在年僅二十三歲之孔代親王路易二世(Louis II de Bourbon,俗稱大孔代)指揮下,於「洛克羅伊之役」(Rocroi)擊敗由法蘭西斯科.梅洛(Francisco de Melo)率領的西班牙精銳部隊法蘭德斯軍團,西班牙主帥梅洛陣亡,此一戰役,正式宣告近一百五十年來縱橫歐陸不敗的西班牙陸軍的輝煌時代結束,法國陸軍開始成為歐陸戰場的常勝軍。利希留雖於一六四二年病逝,來不及看到其戰略實踐的成果,但其繼任者樞機主教馬薩林繼承其遺志,繼續全力進行戰爭。另外,一六四三年至一六四五年,發生了丹麥與瑞典、荷蘭交戰的插曲,丹麥戰敗,徹底喪失波羅的海的主導權。法軍及瑞典軍嗣後又於「納德林根之役」、「楚斯馬斯豪森之役」及「蘭斯之役」接連取得勝利,皇帝及西班牙都已無力再戰,交戰各方終於一六四八年前後坐上談判桌,經過冗長的討論,協商停戰事宜,簽訂了「西發里亞條約」。
三、三十年戰爭的影響
三十年戰爭的結果,就宗教層面上,透過「西發里亞條約」再次確認了「奧格斯堡合約」的內容,同時賦予喀爾文教取得合法地位,凡在一六二四年以前從教會手中取得之財產,均不必歸還,從此,歐洲因為宗教因素而引起之戰爭終告絕跡,世俗利益成為唯一開戰的理由,中世紀歐洲是宗教影響力高漲的時代,三十年戰爭在此層面上可以視為中世紀歐洲時代的最後終結。三十年戰爭的結果,在政治外交層面上,更具有深遠的影響,論者多數認為「歐洲勢力均衡」的觀念就此定型,當歐洲某強權興起時,其他國家就會聯合起來予以抗衡,列國競爭的態勢因而延續,而未獨尊於一。即使後來的法王路易十四世、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德國元首希特勒等人物能稱雄於一時,終究無法長久獨霸。而國際法的研究,也是在此種環境下獲得發展,現代意義的國際關係體系形成,以主權國家為國際關係的主體,王朝帝王的命運必須依附於主權國家,而非一家一人之興盛。後來隨著歐洲勢力席捲全球,上述觀念的適用範圍因而擴張至世界五大洲各國。至於戰後主要參戰國家的發展,簡介如下:
(一)日耳曼:
三十年戰爭大部分的戰場都是在日耳曼境內,眾多的外國軍隊、傭兵在日耳曼的城鎮鄉野四處征戰,甚至掠奪,戰亂期間引起的食物短缺、流行病等,自然對於日耳曼的人口、經濟、社會、文化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據說日耳曼人口從開戰初期的一千七百萬銳減為八百萬人,堪稱是歷史上的一大浩劫。自十二世紀起壟斷波羅的海、北海貿易利益,由各城市組成的「漢薩同盟」雖然之前已經衰微,但經此役之後,徹底沒落。許多學者認為日耳曼後來落後於西歐各國的發展,遲至十九世紀才由德國統一而迎頭趕上,最大的原因便是三十年戰爭。由於「西發里亞條約」承認每個日耳曼邦國的主權,無須經由皇帝同意可自行宣戰媾和,形同將原本就十分鬆散的神聖羅馬帝國正式瓦解成三百多個獨立國家,哈布斯堡王朝 諸帝 君臨日耳曼的多年奮鬥等於做了白工。而原本地小民貧的勃蘭登堡的霍亨索倫家族,卻於戰後順利合併領地,一躍成為日耳曼北部最重要的邦國,下個世紀更成立普魯士王國,成為後來統一德國的基礎。
(二)瑞典:
由於瑞典在戰爭期間長期作為與帝國軍、西班牙軍對抗的主力部隊,因此,戰後的條約,瑞典獲得了靠近波羅的海沿岸的日耳曼土地及北海一側的不來梅,相較於丹麥的衰弱,瑞典可以說是稱霸了波羅的海。但是瑞典人口稀少,商業受制於荷蘭商人,本身的資源有限,表面上取得波羅的海兩側的土地及商港,將波羅的海納為內海,實際上其本國資源無力維持這般局面,十七世紀末立刻遭到俄羅斯、丹麥、波蘭聯合的挑戰,爆發了「北方戰爭」,瑞典因為它的過度擴張付出了代價,十八世紀以後淪為邊緣國家。
(三)西班牙:
三十年戰爭爆發以前,執歐洲強權牛耳者非西班牙莫屬,但戰後,其喪失了荷蘭、葡萄牙等領地(荷蘭實質上早已獨立,但形式上的獨立由西發里亞條約承認),另與法國的戰爭遲至一六五九年簽訂「庇里牛斯條約」後,以屈辱的條件謀和才終結,其陸軍敗於法國,海軍不敵英國及荷蘭,軍事優勢地位不再。更嚴重的是西班牙耗費甚鉅,卻一無所獲,財政困難加劇,國內騷動,經濟受創。雖然從後代觀察,西班牙的經濟狀況在戰前早就是千瘡百孔,從美洲取得的白銀加速國內通貨膨脹,大量進口奢侈品,但本身商業未受到國家扶植,社會風氣尚武,輕視商人,不過,三十年戰爭的財政負擔及戰敗影響,更加深了西班牙的災難。西班牙就此揮別其光榮的時代,成為受制於其他強權的落後國家。
(四)荷蘭:
荷蘭將其獨立戰爭與三十年戰爭結合在一起,並成為獲勝的一方,在「西發里亞條約」中,獲得各國承認其合法獨立的國家(另一個獲得合法獨立的國家則為瑞士)。荷蘭充分發揮資本主義先驅的角色,即使在與西班牙激烈交戰的期間,仍有眾多商船替西班牙進行運輸貿易,而以日耳曼北部城市為主體的「漢薩同盟」崩解,更替荷蘭清除了北海、波羅的海的貿易競爭對手,荷蘭船隊也積極進入亞洲,陸續佔領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戰後的荷蘭,是歐洲的商業強國,阿姆斯特丹如同十九世紀的倫敦、二十世紀的紐約,為國際金融中心。但英國仿效其鄰居荷蘭成功的經驗,加上人口、資源比荷蘭優越,後來與荷蘭前後進行三次「英荷海戰」,壓制荷蘭海上勢力,而在陸地上,又遭遇到法王路易十四世的侵略,荷蘭的黃金時代終究無法持久。
(五)法國:
法國原本就是歐洲最大的 單一 君主國,歷經長達一百五十多年的漫長競爭(從一四九四年義大利戰爭起算至一六四八年三十年戰爭結束),終於成功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支系及西班牙支系,日耳曼各邦國取得法定獨立地位,亦讓法國隨時得以干涉及進出日耳曼,拓展東部疆域,南方的西班牙也不再成為牽制的阻力,確保法國在未來的幾個世紀,都是歐陸的強權,從路易十四世直至拿破崙時代。而法國專制王權的發展,華麗的宮廷及藝術,成為日後歐洲各國模仿的對象,除了英國以外(英國的發展之途略有不同,影響現代立憲政治及議會民主)。
三十年戰爭之後,「歐洲勢力均衡」成為顯著的特色,從十七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主要的強權國家,包括法國、俄國、英國、奧地利及普魯士(後來統一為德國),主導了這幾個世紀歐洲的政治、外交及軍事,歐洲秩序於焉形成。五國當中,法國自始至終是要角之一,甚至經常成為其他強權聯合抵制的局面;奧地利則為哈布斯堡王朝奧地利支系改革後的成果,勉強維持大國地位;普魯士歷經多次戰爭後,成為中歐的強權,於十九世紀統一德國後,更是引發二十世紀的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角。俄國在擊敗瑞典、波蘭之後,勢力直抵中、東歐,以廣大領土及豐厚資源作為爭雄的本錢,在二十世紀中期之後,更變成冷戰時代兩極世界的世界強權。至於英國,經過十七世紀的內戰,銳變為現代立憲政治及議會民主的先驅,復於「工業革命」時代引領風潮,大肆於全球掠奪及殖民,將資本與市場擴展為全球規模,繼西班牙之後亦號稱「日不落國」。此外,從英國獨立的美國,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歐洲勢力之延伸,最後美國取代英國,於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影響力遍及全球,不僅是冷戰時期對抗俄國的世界強國,於俄國蘇維埃共產政權瓦解之後,成為現在全球唯一的超強。關於上述時期的歐洲歷史變動,如果將來時間允許,會繼續另闢「歐洲爭霸時代」系列,介紹自太陽王時代(路易十四世)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的歷史。往後則屬美俄兩強及現今「一超多強」(一超為美國,多強則包括俄國、中國、歐盟、日本、印度等等)的全球時代,無法再以單純的歐洲歷史處理。接下來的文章,會採取「日本戰國時代」系列的方式,重心放在人物小傳上面,請各位繼續鼓勵及指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