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城南門進入後,沿著已闢建完善的柏油道路前行,有如身處在大型熱帶森林公園的感覺,不久就會看到格局方整的巴揚寺。雖然行前早有看過巴揚寺的介紹及圖片,但親臨此地,仍然帶給我們視覺上相當的震撼。首先,是如同吳哥窟(小吳哥)一樣的環形外牆浮雕。與吳哥窟的浮雕主題集中在印度教神話故事不同,巴揚寺浮雕幾乎就是用來讚訟吳哥王朝中興之主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VII)國王赫赫戰功的建築。浮雕上刻畫著吳哥王朝大軍威風凜凜行軍的場面,國王乘坐在戰象上凝視著遠方。值得一提者,浮雕上還刻有中國傭兵的軍隊,騎著馬的將軍率領著穿著長袍留著鬍鬚的軍隊,由於與吳哥軍隊短髮纏腰布的外型不同,非常容易辨認。


這群中國傭兵是在什麼機緣下來到吳哥王朝呢?闍耶跋摩七世國王登基為王的時間,據學者考據出土的碑文,是在西元一一八一年,大約是在十二世紀下半,當時,蒙古尚未完成統一,成吉思汗還在草原奮戰當中,東亞大陸還是北金南宋的局勢,吳哥王朝的目擊者周達觀都還未出生。到底這是真實的中國軍隊?還是想像的中國軍隊?如果是前者,是南宋官方的正規援軍?還是流落他鄉的雜牌軍?甚至只是吳哥當地中國人自己組成的志願軍?如果是後者,是國王自己一時高興的想像,還是另有政治宣傳目的?充滿著許多疑問,但手邊找不到相關的研究資料可供參考,讓我陷入一種有點像是「這倒是有趣的歷史小說題材」的想像。



浮雕另一側,是刻著占婆與吳哥決戰於洞里薩湖的大型會戰場景,先是雙方船艦齊發互相靠近,藉著是混戰場面,有人落水,有人戰死,最後占婆船艦被包圍在中間而慘敗,連水中生物的魚蝦、鱷魚都有雕刻出來,非常生動。闍耶跋摩七世國王又被稱為「高棉的拿破崙」,其在位期間將吳哥王朝領土擴展東至南海,西至緬甸東北。據學者考據碑文記載,闍耶跋摩七世原本是國王長子,但二次失去繼承王位機會,吳哥王朝陷入內爭,他為了避禍,隱居在野,一一五0年至一一八一年期間,占婆人乘吳哥內亂之際,大舉入侵攻破首都,他挺身而出,號召人民組建軍隊抗擊占婆人,最後雙方在洞里薩湖進行水上戰鬥,占婆人大敗而退出吳哥領土,他成為中興名君,並繼續征戰四方,且在吳哥王朝境內建立許多醫院、寺廟及客棧,進行大規模建設,最後並改信佛教,自視為佛陀轉世。


看完巴揚寺底層展現國王現世戰功的浮雕,循著陡峭的階梯爬上平台,無數個神秘莫測的微笑瞬間向觀者襲來。四十九座人像佛塔,一百多面高棉微笑,怎能叫人不驚異眼前的景象!每座石塔上肅穆中帶有彷彿透視觀者一切心中想法的笑容,據說都是模仿闍耶跋摩七世的面容。皈依佛教,並將自己與佛陀轉世結合,追求來世善果的國王,將自己的面容,留給了他的臣民,當他的臣民隨著世局轉變而消逝之後,成為無數旅客參訪的對象。巨大的臉龐,凝視著遠方,七百多年轉眼即逝,觀者參透了什麼嗎?底層浮雕的現世戰功,與上層石塔的來世善果,將國王的一生作了全面的展現,而觀者在現世要追求什麼?在來世又企求什麼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b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