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進行新的[TH觀天下]的歷史系列:[歐洲崛起時代]之前,先來「講古」好了。以下純粹是個人心路歷程,寫下來,只是為了督促自己不要忘了初衷。 

我先聲明,我不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歷史科班出身,純粹是個人興趣而已。從我小時候有記憶以來,我就很愛讀歷史。小學三年級,已經能將中國歷史各朝代及順序倒背如流,除了恐龍、飛碟、動物、超自然現象等書籍以外,我最愛的就是歷史書籍及人物傳記。高中以前都是接觸中國史,偶爾才有片段的西洋史。到了高中時代,因為接觸了「風林火山」小說一書及「信長之野望」的電腦遊戲,而首次接觸日本史,但直到高中畢業,閱讀的重心主要還是中國史。大學及研究所時期,我開始接觸台灣史的資料,但只是綜觀,沒有特別深入。也開始進一步閱讀西洋史、日本史,不過沒有特定方向。之後,兼看古文明史、中東史及東南亞史,也只是隨便看看。不過,當時有二本書,讓我下定決心日後要好好研究西洋史。一本是湯恩比的「歷史研究」,我從高三買到現在,我還是沒有辦法看完,因為我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我對於古文明及西洋史的基礎知識不足,無法引起共鳴及更進一步的思考;一本是黃仁宇寫的「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黃仁宇 先生可不是只對中國史有研究喔!),大一讀的時候頭昏腦脹,原因還是一樣:基礎知識不足。所以,後來我開始嘗試鎖定一些主題,逐步閱讀,配合近十年來旅遊歐洲之際的見聞,交相參照,終於對西洋史有點感覺了。有感覺就會引起共鳴,才能讓我感受到該段時期歷史的有趣,而不只是一堆名詞的排列組合而已。
 

自從在部落格上完成
[日本戰國時代]系列小文之後,覺得或許這個模式可以繼續複製下去,原本我打算將重點放在「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台灣史的研究,這幾年來因為主體意識形成而成為顯學,我也看了一點點的資料,但我始終覺得自己對於台灣史沒有完成準備動作,因為我想要「從頭到尾」搞清楚,而不是片段地人云亦云。為了讓我能對於台灣四百年來的演變,有更多獨立的思考與觀察,因此,不管是日本史、中國史及西洋史的閱讀,我都將其視為深入研讀台灣史的準備工作。基於想要明瞭「大航海時代」的西方勢力如何到達東方包括台灣的問題,我決定先把焦點放在荷蘭。令人吃驚的是荷蘭殖民台灣時期,荷蘭還正在與西班牙進行「獨立戰爭」呢!一邊鬧獨立,一邊發展成西歐經濟強權,成為資本主義先驅,更前進亞洲及美洲各地殖民,實際上美國「紐約」原本是荷蘭殖民地而為「新阿姆斯特丹」,後來賣給英國才改稱為「新約克」,這是多麼有活力的社會及人民!再進一步閱讀荷蘭十六、十七世紀的發展,發現實際上無法與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等主題切割,於是,我決定把這段西洋史放在一起,集中而有系統地閱讀。當然,我不是歷史專業研究者,寫的都是拾人牙慧的東西,所以我重點還是放在這段西洋史精彩的人物故事。限於資料的限制,無法詳盡及正確,但我會盡量嘗試,如同[日本戰國時代]系列一樣的人物小傳方式來寫。日本戰國時代人物,曾經讓我獲得很多樂趣,西洋史的人物,想必亦能讓我獲得更多樂趣才是。「起點已經知道在何處,但終點還在未知處」。歡迎有興趣的格友,繼續給予批評及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b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