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下剋上的潮流 

自應仁之亂後,除了室町幕府的中央政權再也無法號令天下之外,各地方傳統權威亦面臨挑戰,諸多浪人與地方豪族蠢蠢欲動,企圖趁勢而起。最早揭開戰國序幕的代表人物,就是後北條家的始祖北條早雲。北條早雲以駿河興國寺城為根據地,趁關東地區兩公方家與兩上杉家的爭亂,以外來者身份逐步攻佔伊豆、相模,奪下了小田原城,奠立了後北條家在關東的霸業基礎。此外,其他下剋上的代表人物,如人稱「美濃蝮」的齋藤道三,其人原本係美濃守護土岐家的家臣,透過一連串的陰謀與戰爭,最後迎娶主公侍妾並放逐主公,成為美濃國主。如越後的長尾為景殺死守護上杉氏自居於越後國主、尾張的織田信秀壓制主家斯波氏成為尾張的半國諸侯等,均是下剋上潮流的例證。


日本古國全圖(動員兵力推估)

除了各地區的傳統權威面臨挑戰外,足利幕府將軍所在的近畿地區,亦發生將軍管領細川政元放逐將軍足利義材而奪取權力的「明應政變」,足利將軍成為細川管領的魁儡。但細川家本身亦發生分裂,使得其家臣三好長慶趁勢崛起,三好長慶與其家臣松永久秀擊敗管領細川晴元,並與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和戰不定,最後逼死足利義輝,成為近畿之支配力量,形成足利將軍受制於細川管領,而細川管領受制於家宰三好長慶,但三好家又逐漸被松永久秀勢力籠罩之情勢。傳統權威崩潰、新舊勢力交替,於是產生了以富國強兵、競逐天下霸權的「戰國大名」,戰國時代最激烈的爭鬥即將次第展開。 

貳、 群雄割據 

在各地區諸多勢力中,如奧羽的伊達氏、越後的長尾氏(上杉氏)、相模的北條氏、甲斐的武田氏、駿河的今川氏、越前的朝倉氏、長門的大內氏、出雲的尼子氏、安藝的毛利氏、豐後的大友氏、薩摩的島津氏、土佐的長宗我部氏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透過不斷的合縱連橫與兼併戰爭,逐漸成為各地區的領導勢力。

北條氏始祖北條早雲去世後,其子北條氏綱進一步擴展勢力,打擊扇谷上杉氏與山內上杉氏,並率同兒子氏康於「小弓公方之亂」時在第一次國府台會戰擊敗北上支援的安房豪族里見義堯。嗣後北條氏康復於河越夜戰一舉粉碎關東反北條勢力,滅亡扇谷上杉家、驅逐山內上杉家,並擁立自己的外甥足利義氏擔任古河公方,成為關東地區最強之勢力。


關東、甲信越地區圖

越後的長尾為景以守護代之姿鎮壓國內諸豪族,並介入鄰國越中的紛爭,但其去世後,嗣子長尾晴景病弱,無心政事,引發國內反長尾家勢力之集結,最後為景之幼子長尾景虎(上杉謙信)驅逐兄長而入主春日山城,以優秀之戰術逐步壓制國內豪族,拉攏同族之長尾政景,穩定了越後爭亂之情勢,並將觸角伸向越中及北信濃,且進京參拜將軍足利義輝,豎立擁護將軍家之旗幟。

武田氏自鎌倉幕府時代即為甲斐守護,但於戰國初期,武田家族內部紛爭不斷,武田信虎一方面成功地擊敗家族內部對手,穩定了武田主家的地位,另一方面擊退企圖入侵甲斐的今川氏親軍隊,並與長期爭鬥的諏訪氏結姻。嗣因父子失和,其子武田信玄放逐武田信虎後,憑著優秀的戰略與人才,逐步擊滅信濃各個割據勢力如諏訪氏、小笠原氏及村上氏。外交上並與今川、北條成立「三國同盟」,有效地擴大勢力。

駿河守護今川氏於發生內亂後,由北條早雲扶助其外甥今川氏親成為當主,今川氏親及其子今川氏輝除介入武田內部紛爭外,並率軍進攻遠江、三河,成為東海地區的領導勢力。但今川氏輝猝死,今川氏輝之弟今川義元還俗平定「花藏之亂」,入主今川家,迎娶武田信虎之女而與武田和睦,嗣後進一步與北條和解,以「三國同盟」鞏固後方,同時擊退織田信秀欲染指三河之意圖,成為東海地區之霸主,伺機進京準備號令天下。

毛利氏原為安藝國內之小豪族,歷經家族糾紛後,毛利元就以過人的智略成功地周旋於強鄰尼子氏與大內氏之間,利用兩強相爭之空隙牟取家族自身之利益。當宗主國領主大內義隆遭到重臣陶晴賢叛變而憤死後,毛利元就先吞併周圍原親附大內氏之小勢力,並舉兵與陶晴賢挑戰,以劣勢軍力在嚴島會戰擊敗陶晴賢,陶晴賢自殺,毛利元就隨後逐步攻佔大內、尼子之領地,成為西國第一大名。


西國、四國地區圖

豐後的守護大友氏長久以來即立足於北九州,戰國初期大內義隆為爭奪北九州對外貿易博多商港之豐厚利益,派大軍出征北九州,大友義鑑派軍阻擋,於勢場原會戰擊退大內軍。嗣後大友義鑑之子大友宗麟進一步積極擴大勢力,攻佔鄰近地區,並為了阻擋南下的毛利軍,雙方於門司城攻防戰進行激烈的對抗,雖無法在戰場上擊敗毛利氏,但透過外交手段協同尼子氏餘黨在後方騷亂,迫使毛利元就達成和平協議,退出北九州,大友宗麟成為九州的強權並改信天主教。


九州地區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b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