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武田信玄像

一、 驅逐父親
武田信玄,幼名太郎,元服後獲賜當時將軍足利義晴之「晴」字,名為晴信,然因嗣後出家法號「信玄」,故後世一般慣稱其名為信玄,綽號為「甲斐之虎」。信玄雖為家中嫡子,然卻不為父親武田信虎所喜愛,雙方屢因意見不合而衝突,信虎並有意令次子武田信繁接任家督,然武田家臣團對於信虎日益獨裁之風格漸感不滿,以阪垣信方、甘利虎泰為首,支持年輕的信玄,信玄乃在其二十一歲左右,以武力放逐父親而自立為國主,信虎乃流亡至駿河依附女婿
今川義元。 

二、 攻略信濃
甲斐為四面環山之領國,並非富饒之地,南有今川家、東有北條家之強國,只有西北方信濃國為小豪族林立之狀態。信玄放逐父親後,延續其父親攻打信濃國之戰略,先巧妙地挑撥取訪賴重與高遠賴繼爭奪取訪家神社大祝的地位,再藉機攻滅賴重與賴繼,打開通往信濃之門戶。信玄採取的強勢攻擊,迥異於信虎蠶食鯨吞的作戰,引起信濃諸豪的聯合抵抗,中信的小笠原長時與北信的村上義清為信濃豪族的領導人,信玄在「上田原會戰」時遭到義清的反擊而挫敗,重臣阪垣信方、甘利虎泰戰死。其後,信玄改採穩步進逼方式,除了與駿河的今川義元、相模的
北條氏康締結「善德寺會盟」,以鞏固後方之外,先出兵擊敗小笠原長時,而採用真田幸隆之計策孤立村上義清,再以計略分化村上家內部,花了十多年的時間逐步掌握信濃全境,然而,北信的村上義清等豪族卻在信玄即將降服信濃全境之際,向北方鄰國越後的長尾景虎(即日後的上杉謙信)求援,引發日後的龍虎相爭。 

三、 對決川中島
謙信與信玄在北信一帶屢次對峙,互相牽制,又因謙信揮軍關東地區,引發北條氏康要求同盟的信玄協助,使得雙雄在上野亦互相纏鬥,兩人衝突加劇,並在川中島一地對決五次,其中以第四次「川中島會戰」最為著名。信玄利用謙信進軍關東期間,命高阪昌信在北信建築海津城而成立灘頭堡,謙信不得不有所回應,謙信先出兵海津城周遭,信玄率軍前往救援,雙方兵馬雖互有零星衝突,但僵局一直無法打開,嗣後信玄採納馬場信春山本勘助之建議,採用「啄木鳥戰法」,分軍利用夜色包圍布陣於妻女山上之謙信本營,企圖迫使謙信軍於混亂中下山,並由信玄本隊及馬場信房之分隊予以前後夾擊,但謙信識破信玄之謀,提早下山進攻信玄本營,使得信玄本營蒙受巨大打擊,信玄之弟信繁亦在此戰陣亡,嗣因馬場信春之分隊即時趕抵戰場,迫使謙信敗退。民間傳說信玄與謙信於此戰並曾上演「單騎討伐」而互相拔刀對戰,信玄盔甲受損,可見戰況之激烈。經過此戰後,雙雄都不再硬拼而迴避會戰,信玄另透過本願寺顯如的影響力,藉由越中一向宗勢力以牽制謙信南下。同時誘使越後豪族叛變以騷擾謙信,例如曾擔任謙信執政的大熊朝秀於舉兵失敗後便前來依附信玄。

四、 兵臨駿河
駿河的今川家自從今川義元在「桶狹間之戰」遭到
織田信長擊斃後,因義元之子氏真無力統治,而陷入危機。首先是原屬於屬國的松平元康(即日後的德川家康)改與織田信長結盟,並窺伺今川家的遠江國。後來,信玄與家康聯手密謀瓜分今川領土,武田得駿河,德川得遠江。信玄並為此與娶了氏真之妹的長子義信衝突,最後義信遭到軟禁自殺,武田大軍進軍駿河,造成北條、武田、今川的三國同盟瓦解,北條氏康、北條氏政父子並因此與信玄翻臉,後來家康又與氏康、氏政父子結盟,一時之間,武田家遭到越後上杉家、相模北條家、駿河今川家、三河德川家的包圍網牽制。但信玄一方面透過本願寺顯如使一向宗勢力阻止謙信南下,一方面進軍小田原城,威嚇北條家,後來氏康去世,北條家與武田家再次結盟,武田又透過家康盟友信長穩住家康的態度後,一舉消滅駿河今川家,氏真流亡他國,信玄已取得西上京都的前進基地。 

五、壯志未酬 
織田信長在近畿一帶大肆拓展勢力,並與其擁立之將軍足利義昭互相對立,義昭號召各國諸侯興兵對抗信長,信玄乃決定起兵西上,而與織田、德川同盟對抗。首先,其派偏軍秋山信友入侵東美濃的岩村城,以防備織田軍東援家康,並率大軍二分,由自己與山縣昌景率領,分從遠江、三河入侵,意圖切斷家康的領土,以孤立據守遠江濱松城的家康,家康憤而向信玄挑戰,但在「三方原會戰」中遭到武田軍的毀滅性打擊,家康僥倖逃回濱松城改採守城策略,信玄繼續向三河挺進,信長壓力倍增,但信玄在三河、信濃國境旁時,因舊疾肺癆復發病逝於信濃駒場,武田家家徽「武田菱」,終究未能飄揚在京都。數年後,信玄之子
武田勝賴遭到信長、家康圍攻,武田家滅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b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