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恰好有格友提問有關此系列參考資料的問題,TH在此利用此文一併說明,也聊聊歐洲歷史的閱讀心得。格友提到部分文章似與維基網Wiki的部分內容近似,說實在話,Wiki的內容資料是我的網路參考資料來源之一,但不是全部,我還另外參考了許多書籍及個人旅行歐洲時所拿到的簡介或當地買到的參考資料,透過比對整理後,依自己的心得及整理後結果而寫下各篇小文,部分內容會大同小異,因為是討論同一個人事物啊!特別藉此澄清。

Wiki
的內容是由各個網路作者自由創作,內容非常豐富,亦各有所本,但是,因為創作者來源不一,每篇文章程度參差不齊,有些過短,有些過長,有些內容有待斟酌(當然我自己寫得錯誤更多啦!),這是參考其內容時,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其次,Wiki的中文版內容還是不夠齊全!譬如關於本系列前兩篇有關「奧地利的胡安」及「布列塔尼的安妮」兩篇人物小傳,Wiki的中文版完全沒有介紹,所以在參考Wiki上的資料時,我是參考日文版及英文版的相關說明。基本上,各國歷史人物,當以母國的版本介紹最為詳細,勉強讀英文版及日文版,已是我個人最大的極限。

關於歐洲史的書籍,撇開專業學術書籍不論,市面上的中文參考書籍已經是汗牛充棟,且散見於各個學科領域,我所做的爬梳工作,就是閱讀不同的資料(來源當然有限!我又不是要搞學術論文!),去蕪存菁,辨別異同。我側重的是大時代潮流下,每個歷史人物的喜怒哀樂、有血有淚的人生經歷,因此,交代整個時代背景後,就會直接寫感興趣的人物小傳。以[歐洲崛起時代]系列與[日本戰國時代]系列相比,前者困難度遠高於後者。當初寫[日本戰國時代]時,沒有一套完整的架構,只有初步的想法,邊寫邊修改,而且只集中在戰國武將而已,其他人物一概不論,這是因為剛開始的目標就只是單純地把戰國的遊戲與歷史興趣整合起來罷了。但是寫[歐洲崛起時代]系列時遭遇到很多困難: 

一、人名及譯名不同

歐洲國家何其多也!人名的念法,以主要語系國家而論,英、法、德、西等國就足夠讓人眼花撩亂。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為例,一般國內中文書籍所見,就有不同的稱謂,查理是英語譯法,西語譯作卡洛斯,德語又譯作卡爾,可能因為譯者翻譯或作者參考的書籍語系不同,中文翻出來也就不同,若非對於該人物事蹟有所明瞭者,或已有初步的歐洲史的概念,讀者永遠不知道,這個查理、卡洛斯、卡爾到底是不是同一人?我寫人物小傳時是採取國內常用的中文譯法,由於早期國內書籍都是參考英文為主,因此查理五世皇帝是一個普遍的譯法,便予以採用,但是,其他人物可能會採取其他語系的譯法,這是為了配合一般通用的譯法所致。

二、稱號各國不同
歐洲史固然可以國別史的方式分別閱讀研究,例如英國史、法國史等等,但是,單以國別史來看待,在中世紀跨越到近代國家成立以前,會有許多盲點,且歐洲各國互動頻繁,切割很難求其完整。以前述查理五世皇帝而論,其出生在現今比利時根特市,父系是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母系是西班牙的王族,其活動範圍跨越低地國荷比盧、西班牙、德奧日耳曼,甚至是義大利等地,你說他是哪一國人?查理不僅是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西班牙國王第一個叫卡洛斯的傢伙),但亦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皇帝第五個叫查理的傢伙),稱號就不一樣囉!近代國家成立以前,歐洲是王朝國家,統治家族利益高於國家利益(當時國家概念不是很具體),所以,一個人的稱號,可能是某某侯爵、兼某某公爵、兼某某國王。閱讀歐洲史者,若不能辨別其中異同,搞了半天,還不知道讀到的某國王及某公爵可能是同一人呢! 

三、同名者過多
 
歐洲各國王族顯要,取得名字都很像,男的叫查理、菲力、路易、亨利等等,女的叫瑪麗、瑪格麗特、安妮、伊莎貝拉等等,加上貴族彼此通婚、繼承,如果時間相隔很久,八竿子扯不上關係也就罷了,偏偏父子母女,叔伯姪女關係深厚者,名字用來用去,還是那幾個,這就給讀者帶來很大的困擾,因此,一般都會用家族名稱或地區名稱來辨別該人,以資區別。例如奧地利的瑪格麗特、布列塔尼的安妮、瓦洛的瑪格麗特等等。統治者則用幾世幾世來辨別,例如法王查理八世(法王第八個叫查理的傢伙)、英王亨利七世(英王第七個叫亨利的傢伙)。沒有這些副標題,你可能無法弄清楚這個瑪麗媽媽與那個瑪麗姑姑、還有那個瑪麗嬸嬸實際上是三個人還是一個人;那個亨利四世到底是指英王還是法王。 

四、歐洲的影響力不同:
 
由於歐洲文明從地理大發現時代起,經由戰爭、殖民、貿易等方式,強力震撼其餘各大洲的文明圈,迄今,其影響力雖非獨領風騷,但近現代世界的形成,某種程度而言,是其他地區對於「歐化」或「西化」的反抗及互動的過程,歐洲的政經社會及藝術文化發展規模,遠非日本戰國武將所能比擬,所以此系列人物小傳的取向,便無法如同之前寫日本戰國武將般的單一,軍事家、政治家、探險家、思想家,甚至是藝術家等人物,都是此系列涉獵的範圍,對我個人的閱讀而言,實在是相當的挑戰。但在閱讀的過程當中,也藉此接觸各家經典。例如在寫「馬基維利小傳」時,其最著名的作品「君王論」,我便從圖書館借了中文翻譯本予以咀嚼,因為已累積了當時的歷史基礎知識,才知道馬基維利品評各個君王優劣的背景及論點所在。

正因為有上述困難,個人以往閱讀歐洲史時,常常不求甚解,看看就忘了,反正知其梗概也就是了,但這樣的閱讀,很容易搞不清楚彼此的關係,而很多中文旅遊資訊在引用歷史典故時,引用錯誤,為了求實,促使我下功夫搞懂。以往旅遊至義大利時,讀了文藝復興歷史,去法國時,認識了瓦洛王朝歷史,去奧地利時,知悉了哈布斯堡家族興衰,現在紀錄這些人物典故時,不禁會想起旅遊的點滴回憶,讓我樂此不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b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