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茵斯布魯克是提洛爾省的首府,市區旅遊景點以「黃金小屋」及前方的廣場最為遊人所知悉。「黃金小屋」是奠定哈布斯堡家族聯姻政策大大成功的馬克西米連一世皇帝所搭蓋,當時是作為欣賞比武及雜耍的觀景台使用。馬克西米連一世皇帝先是娶了勃根地的瑪麗,獲得瑪麗的嫁妝法蘭德斯地區(現今荷蘭、比利時一帶)的領土,再替兒子娶了由亞拉岡王國及卡斯提爾王國合併的西班牙王國的公主,生下了查裡五世來繼承西班牙王位,擁有西班牙、義大利南部及發現的新大陸領土。又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匈牙利國王,在國王意外死後,再為哈布斯堡家族添上匈牙利及波西米亞(現在的捷克)的領土。在查裡五世繼位時,哈布斯堡家族幾乎擁有歐洲大半之封建領土。透過聯姻政策能取得如此輝煌結果,馬克西米連一世皇帝也算是非常厲害的奇人了。「黃金小屋」內部有小型的馬克西米連一世皇帝博物館,不妨去拜見一下。
「黃金小屋」前廣場周圍盡是十五、十六世紀時期所蓋的歷史建築,還有一家麥當勞就設在老房子裡,二樓還懸掛鹿角做裝飾,算不算是最有氣質的麥當勞呢?另外,可以去參觀鄰近不遠的皇宮(Hofburg),因為瑪麗亞德瑞莎女王與其夫婿相當喜愛茵斯布魯克的風光,常常帶著家人來到這裡同遊,皇宮內部展示著女王一家人的畫像,另外,奧匈帝國末代皇帝的法蘭茲約瑟夫皇帝與皇后CiCi也很喜歡此處的自然風光,此處皇宮內還有CiCi的大型肖像畫。瑪麗亞德瑞莎女王及夫婿共生下十六位子女,除了三位早么之外,還有十三位長大成人,有興趣者可以一一比對他們的畫像,著名人物例如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東尼特(法國大革命時被砍頭的那一位)。環顧大廳內巨大的人像畫時,一旁的館內人員看到我們非常仔細地比對女孩子的畫像,詢問我們是否要找瑪麗安東尼特?並指示給我們她的畫像所在位置,看來,這位法國皇后被詢問的人氣指數應該是相當高的。附帶一提的是,年幼的莫札特當年受瑪麗亞德瑞莎女王邀請到熊布朗宮的宮廷演奏時,小神童莫札特表演之後,興奮地奔跑起來,不小心跌倒了,好心扶起他的小公主正是瑪麗安東尼特,莫札特當時還發下豪語:「妳人真好,我長大之後要娶妳為妻」。畢竟只是孩子氣的笑話而已,但小公主長大之後,遠嫁法國,最後上了斷頭台,如果莫札特當年還沒病死的話,聽到這個消息,會不會想起那可愛的小公主而寫下另一首安魂曲呢?
在奧地利境內,不是看到瑪麗亞德瑞莎女王,就是看到法蘭茲約瑟夫皇帝與皇后CiCi的事蹟與畫像,在此容我介紹一下瑪麗亞德瑞莎女王的故事。被尊稱為奧地利國母的瑪麗亞德瑞莎女王,當她還是年輕小姐時,就注定要背負著已呈衰敗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巨大包袱,奧地利空有大國之名,但行政、經濟及軍事部門都已遠遠落後西歐各國,其父親勉強弄了個「國本詔書」要各國代表簽名同意讓其唯一的繼承人也就是瑪麗亞德瑞莎繼任為女王後,就一命嗚呼了。女王繼位之前為了和心上人洛林親王結婚,由其父親透過外交安排,以洛林親王放棄洛林領土讓渡給法國的代價換取法國的諒解,兩人本想恩恩愛愛地過著鴛鴦生活,但女王剛繼位不久,北方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立刻興兵侵佔西發利亞,奧地利軍隊屢戰屢敗,法國、荷蘭等國也都趁機揩油要求領土利益,當時,全歐洲各國都想要落井下石欺負年輕女王當家的奧地利,女王帶著年幼長子約瑟夫跑去向正在鬧獨立的匈牙利發表演說搬救兵,匈牙利貴族看到這般女子及幼子求助的窘境,立刻發揮古代騎士精神經由議會通過徵兵出軍,而抵擋住各國攻勢,各國重申尊重女王繼承權,但西發利亞終究是被普魯士所佔領,是為「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女王穩住國外局勢後,開始進行一連串國內改革,使奧地利脫離中世紀傳統而邁向近代化國家,並與幾百年來祖先的宿敵法國結盟,後來瑪麗安東尼特因此嫁給法國皇太子路易十六。恰巧,被啟蒙思想家伏爾泰高度讚賞的軍事天才腓特烈大帝是個口無遮攔的大嘴巴,常常嘲笑法國路易十五寵妃龐巴度夫人及俄國女沙皇凱薩琳一世(此位不是凱薩琳大帝)是妓女及女瘋子,於是女王與上述二人合作,三個歐洲政界呼風喚雨的女子使法、奧、俄三國聯手對付腓特烈大帝,英國則基於維持歐陸均衡政策而支援普魯士,是為「七年戰爭」。戰爭結果,雖然西發利亞還是在普魯士手中,但腓特烈大帝再也不敢小看女王,尊稱其為可敬之對手。這場戰爭影響所及,英國是最大贏家,因為英國趁勢奪取了法國許多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加拿大在內,成為真正的「日不落國」。法國則是最大輸家,海外殖民地喪失不說,國家財政因戰爭而破產,路易十六繼位後召開三級會議要補救,但為時已晚,法國大革命已迫在眉梢。
茵斯布魯克有一條茵河流經,河對岸是一長排外牆用色強烈的房屋,配合後方高山景觀,很有味道。就我個人感覺而言,茵斯布魯克的市容要比薩爾茲堡更加有變化,晚上走在舊市區內穿過小小的巷弄,很有懷舊風味,有些商店營業時間也會配合觀光客,但又不至於像薩爾茲堡有過度商業化之傾向。令人感覺很舒適的城市。
「黃金小屋」前廣場周圍盡是十五、十六世紀時期所蓋的歷史建築,還有一家麥當勞就設在老房子裡,二樓還懸掛鹿角做裝飾,算不算是最有氣質的麥當勞呢?另外,可以去參觀鄰近不遠的皇宮(Hofburg),因為瑪麗亞德瑞莎女王與其夫婿相當喜愛茵斯布魯克的風光,常常帶著家人來到這裡同遊,皇宮內部展示著女王一家人的畫像,另外,奧匈帝國末代皇帝的法蘭茲約瑟夫皇帝與皇后CiCi也很喜歡此處的自然風光,此處皇宮內還有CiCi的大型肖像畫。瑪麗亞德瑞莎女王及夫婿共生下十六位子女,除了三位早么之外,還有十三位長大成人,有興趣者可以一一比對他們的畫像,著名人物例如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東尼特(法國大革命時被砍頭的那一位)。環顧大廳內巨大的人像畫時,一旁的館內人員看到我們非常仔細地比對女孩子的畫像,詢問我們是否要找瑪麗安東尼特?並指示給我們她的畫像所在位置,看來,這位法國皇后被詢問的人氣指數應該是相當高的。附帶一提的是,年幼的莫札特當年受瑪麗亞德瑞莎女王邀請到熊布朗宮的宮廷演奏時,小神童莫札特表演之後,興奮地奔跑起來,不小心跌倒了,好心扶起他的小公主正是瑪麗安東尼特,莫札特當時還發下豪語:「妳人真好,我長大之後要娶妳為妻」。畢竟只是孩子氣的笑話而已,但小公主長大之後,遠嫁法國,最後上了斷頭台,如果莫札特當年還沒病死的話,聽到這個消息,會不會想起那可愛的小公主而寫下另一首安魂曲呢?
在奧地利境內,不是看到瑪麗亞德瑞莎女王,就是看到法蘭茲約瑟夫皇帝與皇后CiCi的事蹟與畫像,在此容我介紹一下瑪麗亞德瑞莎女王的故事。被尊稱為奧地利國母的瑪麗亞德瑞莎女王,當她還是年輕小姐時,就注定要背負著已呈衰敗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巨大包袱,奧地利空有大國之名,但行政、經濟及軍事部門都已遠遠落後西歐各國,其父親勉強弄了個「國本詔書」要各國代表簽名同意讓其唯一的繼承人也就是瑪麗亞德瑞莎繼任為女王後,就一命嗚呼了。女王繼位之前為了和心上人洛林親王結婚,由其父親透過外交安排,以洛林親王放棄洛林領土讓渡給法國的代價換取法國的諒解,兩人本想恩恩愛愛地過著鴛鴦生活,但女王剛繼位不久,北方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立刻興兵侵佔西發利亞,奧地利軍隊屢戰屢敗,法國、荷蘭等國也都趁機揩油要求領土利益,當時,全歐洲各國都想要落井下石欺負年輕女王當家的奧地利,女王帶著年幼長子約瑟夫跑去向正在鬧獨立的匈牙利發表演說搬救兵,匈牙利貴族看到這般女子及幼子求助的窘境,立刻發揮古代騎士精神經由議會通過徵兵出軍,而抵擋住各國攻勢,各國重申尊重女王繼承權,但西發利亞終究是被普魯士所佔領,是為「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女王穩住國外局勢後,開始進行一連串國內改革,使奧地利脫離中世紀傳統而邁向近代化國家,並與幾百年來祖先的宿敵法國結盟,後來瑪麗安東尼特因此嫁給法國皇太子路易十六。恰巧,被啟蒙思想家伏爾泰高度讚賞的軍事天才腓特烈大帝是個口無遮攔的大嘴巴,常常嘲笑法國路易十五寵妃龐巴度夫人及俄國女沙皇凱薩琳一世(此位不是凱薩琳大帝)是妓女及女瘋子,於是女王與上述二人合作,三個歐洲政界呼風喚雨的女子使法、奧、俄三國聯手對付腓特烈大帝,英國則基於維持歐陸均衡政策而支援普魯士,是為「七年戰爭」。戰爭結果,雖然西發利亞還是在普魯士手中,但腓特烈大帝再也不敢小看女王,尊稱其為可敬之對手。這場戰爭影響所及,英國是最大贏家,因為英國趁勢奪取了法國許多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加拿大在內,成為真正的「日不落國」。法國則是最大輸家,海外殖民地喪失不說,國家財政因戰爭而破產,路易十六繼位後召開三級會議要補救,但為時已晚,法國大革命已迫在眉梢。
茵斯布魯克有一條茵河流經,河對岸是一長排外牆用色強烈的房屋,配合後方高山景觀,很有味道。就我個人感覺而言,茵斯布魯克的市容要比薩爾茲堡更加有變化,晚上走在舊市區內穿過小小的巷弄,很有懷舊風味,有些商店營業時間也會配合觀光客,但又不至於像薩爾茲堡有過度商業化之傾向。令人感覺很舒適的城市。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