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吳哥城南門外的巴肯山,是個低矮的小山丘,但要攀爬而上,也需要二十分鐘左右。上山的路有三條,左側一條給大象走的,就是付費給象伕,由大象載著遊客上山就對了。中央一條是以前吳哥王朝鋪設的石階,筆直但陡峭,路況不佳。比較適合一般遊客的是右側的泥土路,雖然有點繞路,但是較為平緩。我們上山時走右側,下山時走中間石階,都給它嘗試一下吧!走右側的道路,比較像是在台灣郊山健行的感覺,而且會途經遺址當年其他上山的石階,當年的人們應該是從不同方向沿著呈放射狀的石階拾級而上。大部分遊客都是來巴肯山看夕陽,但我們因為臨時決定去洞里薩湖乘船看夕陽,所以就利用逛完吳哥城後的中午時分來爬山,沿途「俱無人聲」,畢竟太陽正烈,要到幾乎無遮蔽物的山頂上曬太陽,不是很舒服。


巴肯寺是當初吳哥王朝國王耶輸跋摩一世,從舊都羅洛斯區域遷都到吳哥之後,興建的第一座國廟,也是第一座憑藉自然地形而興建的廟宇,被認為具有模仿「須彌山」的意義。在建築上,屬於從羅洛斯磚造建築過渡到日後石造建築的中間時期風格,所以為磚石混雜的結構。巴肯寺的景觀,共有一百餘座大大小小的寺塔對稱地排列,又被稱為「塔林」,台基高達十三公尺,共分五個階層,遠遠眺望,崇敬之心油然而生。登上神廟上方平台,居高臨下,西美朋、吳哥寺盡在視野之內,江山氣勢萬千,想必當年帝王巡攬時,也曾看過同樣場景。國廟立基後,吳哥王朝興盛了近三百年之久,對照石階兩側殘留或立或倒的石獅像,頗有歷史蒼茫,時空悠悠之感。天地萬物,有起有落,乃自然之法則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b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