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杉景勝像
一、暗雲重重
上杉景勝,幼名喜平次,弘治元年出生,為越後阪戶城主長尾政景之次男。父親政景為上田長尾家當主,為上杉謙信(原名長尾景虎)之姊夫,曾經一度與謙信對抗,但後來政景降服,協助謙信完成越後之統一。政景為越後實力派人物,又為長尾家旁系,對於謙信具有相當之威脅性,但據說謙信準備離開越後出家時,係由政景出面追回使其回心轉意。永祿七年,卻發生政景在自家水池遊船時溺水而死的意外事故,關於此一事故,野史傳說是謙信為了除掉政景這個眼中釘,暗中指使直江景綱派人所為,但真相始終未明。元龜元年,謙信收養景勝為養子,同時亦有北條氏康之子北條氏秀(改名為上杉景虎)被謙信收為養子。景勝背負著養父可能是殺害生父的命運,在謙信的撫育下長大成人。
二、御館之亂
天正六年,謙信突然中風病倒陷入昏迷狀態,謙信的近臣面對此一突發狀況,都擔心在沒有指定繼承人的情況下,越後將陷入大亂,但年僅十八歲的通口与六(後來改名直江兼續),卻急速聯繫當時為二十四歲的景勝,讓景勝趕至謙信病床前,並讓直江景綱之未亡人宣稱謙信臨終前指定景勝為繼承人,景勝一派隨即封鎖謙信死亡之消息,佔據春日山城本丸,砲轟據守在三丸的景虎一派,景虎逃至謙信養父上杉憲政居館所在之御館,面對外有北條氏政(景虎之兄)及武田勝賴之大軍即將動員抵達而協助景虎的危機,景勝與兼續協議後,一方面贈送黃金一萬兩及迎娶勝賴之妹菊姬而與勝賴和解,另一方面派遣敢死隊夜襲御館,將憲政及景虎一派予以斬殺,斷絕後患,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三、內憂外患
景勝以暴力取得越後國主地位,鎮壓景虎一派的家臣及豪族,越後人心浮動不已,而謙信在生前已與織田信長正面衝突,信長命柴田勝家為首組成的北陸軍團,包括前田利家、佐佐成政等人,隨即展開凌厲之攻勢進攻越中。天正十年,在「御館之亂」支持景勝的新發田重家,認為景勝的恩賞不公,心生不滿,信長派遣密使予以煽動,重家舉兵叛變。同年,信長及德川家康聯手擊滅武田家,勝賴敗亡。信長指派森長可入據信濃,瀧川一益佔領上野,配合勝家、利家及成政進攻越中魚津城,準備從三方面予以進攻越後,景勝面臨了從謙信稱雄於越後以來,上杉家最大的生存危機。結果,包圍魚津城的織田軍因為接獲信長遭到明智光秀襲擊,在「本能寺之變」死亡之消息後,立刻撤軍,景勝暫時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並趁信濃成為權力真空的契機,派兵佔據北信濃,真田昌幸亦曾一度依附景勝,而與北條氏直及家康等勢力抗衡。
四、位列五大老
信長的部將豐臣秀吉接連擊敗光秀及勝家,並與家康和解,成為日本新的軍政強人,秀吉的寵臣石田三成,與景勝的執政直江兼續積極交涉,在兼續的勸說下,景勝不得不放棄獨立性,於天正十四年,上京拜見天皇及秀吉,向秀吉宣誓臣從,獲賜從四位下左近衛權少將官銜。後來,秀吉命景勝及真田昌幸在前田利家的指揮下,從北陸進軍關東,圍剿小田原城的北條氏政、北條氏直父子,景勝循著謙信當年的路線,從越後進擊關東,協助利家先後降服大導寺政繁、北條氏邦,小田原城的氏政、氏直父子投降,日本各諸侯都臣服在秀吉面前。景勝與兼續亦曾依據秀吉之命,渡海參加進攻朝鮮之役,但主要負責營建熊川城,並未參與真正的戰鬥任務。從朝鮮回國後的景勝,在京都的宅邸招待秀吉,秀吉刻意在德川家康、前田利家、蒲生氏鄉等大名面前,宣布朝廷已將景勝昇為從三位權中納言,並賜予太刀、屏風等物,讓景勝受寵若驚。文祿四年,氏鄉驟逝,秀吉又將景勝從越後轉封會津,一躍成為一百二十萬石的大諸侯。原本,秀吉所規劃的五大老並未包括景勝在內,但小早川隆景病逝,秀吉提拔景勝出任五大老(其餘四大老分別為家康、利家、毛利輝元及宇喜多秀家)。素來喜怒不形於色,沈默寡言的景勝,心中對於秀吉的一路厚愛自是感激異常。
五、會津征伐
秀吉去世後,景勝上京參加了喪禮,隨即返回新的會津領地,進行領地內政及道路、城池、武器等軍事的整備工作,五大老首位的家康,要求景勝上京解釋增強武備之事,景勝默許兼續寫信回覆家康的家臣,列明各項理由予以拒絕,態度強硬,此即著名的「直江狀」。家康發佈動員令,要求諸侯討伐會津,但兼續與石田三成早已聯繫密謀同時起兵,當家康抵達關東時,三成組成的西軍已在近畿地區一帶挑起戰火,家康命伊達政宗、最上義光等奧羽地區諸侯牽制景勝,返回近畿地區,率領東軍與西軍進行「關原會戰」。景勝派兼續擔任總大將,率軍進攻最上領,雙方在「長谷堂之戰」對戰,守方的最上家,請求政宗支援,政宗有意隔山觀虎鬥,雖然派遣援軍卻未立刻直接投入戰場,但伊達軍抵達戰場,足使最上軍士氣大振,也使師老兵疲的上杉軍有被夾擊的危險,此時傳來「關原會戰」西軍慘敗的消息,兼續退兵。景勝與兼續主從均瞭解主戰場的「關原會戰」失敗後,己方已無力再戰,乃向家康臣服,遭到減封成為出羽米澤三十萬石的處分。景勝後來曾率軍追隨家康參加攻打大阪城的戰役,在「大阪冬之陣」以先鋒之姿表現活躍。在元和九年去世,享年六十九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