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美宗勝像
一、水軍頭領
乃美宗勝,因其父親乃美賢勝曾經作為浦家之養子,故又稱為浦宗勝,為沼田小早川氏之庶流出身。毛利元就之三男小早川隆景繼承小早川家之後,宗勝向隆景宣示效忠,其才幹獲得隆景之讚賞,擔任小早川水軍的主力武將,加入毛利家旗下,活躍於瀨戶內海及西國、九州各戰場。西國第一大名大內義隆遭到家臣陶晴賢(陶隆房)叛變,於「大寧寺之變」遇害,元就按部就班準備妥當後,決心舉兵與陶晴賢作戰。元就鑑於海上武力優劣為勝敗之關鍵,命宗勝利用其與能島村上水軍頭領村上武吉之血緣關係,出面說服武吉協助,宗勝以「只要借用一天的軍船而已」作為台詞,說服村上水軍的加盟,讓毛利軍得以在「嚴島會戰」時掌握制海權,圍困陶晴賢,迫使陶晴賢自殺,取得勝利。
目前分類:[日本戰國時代] (110)
- Jun 27 Fri 2008 17:54
[日本戰國時代]乃美宗勝小傳
- Jun 27 Fri 2008 17:47
[日本戰國時代]大谷吉繼小傳
大谷吉繼像
一、豐臣能吏
被認為是戰國時代人品高節人物代表的大谷吉繼,早期傳說為豐臣秀吉平定播磨後,由秀吉寵臣石田三成引薦給秀吉而出仕。但近來學者考證認為吉繼應為近江滋賀人士,於秀吉擔任近江長濱城主時代,出仕於秀吉,擔任小姓,追隨秀吉轉戰各地。吉繼雖然嚮往以武將身份奔馳戰場,但在秀吉與柴田勝家衝突的「賤岳會戰」時,吉繼事前說服長濱城主柴田勝豐倒向秀吉的戰功,其光芒完全由「賤岳七本槍」之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人遮蓋,但吉繼靈活的政治手腕獲得秀吉賞識,天正十三年,敘任從五位下刑部少輔,以行政吏僚的身份為豐臣政權貢獻心力,多次擔任太閣檢地任務,並前往朝鮮擔任朝鮮遠征軍的奉行職務,同時負責與中國明朝的和平交涉。
- Jun 06 Fri 2008 12:52
[日本戰國時代]石田三成小傳

石田三成像
一、吏僚派代表
石田三成,幼名佐吉,為近江土豪之子出身。大約是在天正二年左右,羽柴秀吉(豐臣秀吉)被織田信長拔擢為近江長濱城的城主時,出仕於秀吉而擔任隨從。據說秀吉某次前往近江觀音寺參拜時口渴不已,當時在寺院擔任雜役的三成,先後奉上三杯溫度不同的茶,讓秀吉感到驚奇而對於三成的才智印象深刻,從此便讓三成作為隨從秘書,跟著自己東征西討。信長死後,秀吉與柴田勝家爆發「賤岳會戰」,秀吉能迅速從美濃返回近江北部戰場,幕後功臣便是三成對於勝家動向的情報偵察及沿途兵站、補給的整備工作。秀吉就任關白後,三成獲得從五位下治部少輔的官位。秀吉多次倚重三成清晰冷靜的頭腦及優越的行政能力,派往多處進行檢地工作,協助秀吉確實地掌握日本各地的土地、稅務事項。同時,先後出任界港、博多港等處的奉行,對於商人動向及經濟狀況瞭如指掌。三成亦曾促使上杉景勝為表示臣服而上京晉見秀吉,另負責安排九州的島津義久、常陸的佐竹義宣等實力派大名與秀吉見面事宜。三成堪稱是豐臣政權下的頭號吏僚派代表,以現代的眼光來看,相當於該組織「秘書長」的地位。
- Jun 06 Fri 2008 12:34
[日本戰國時代]安國寺惠瓊小傳
- Jun 04 Wed 2008 12:35
[日本戰國時代]陶晴賢小傳
- Jun 04 Wed 2008 12:13
[日本戰國時代]吉川元春小傳
吉川元春像
一、強制繼承吉川家
吉川元春,享祿三年出生於安藝吉田郡山城,為毛利元就之次男,與毛利隆元、小早川隆景均為同母所生。元春年少時即喜好武略之事,於天文九年尼子晴久率領大軍包圍吉田郡山城時,雖然才十三歲,尚未元服成年,卻不顧父親元就的阻止,堅持參戰而作為其初陣。吉川家為安藝有力之國人勢力,元就之正室妙玖夫人,即元春等人之母親,系出吉川家,故毛利、吉川兩家為姻親關係。吉川家當主吉川興經,立場反覆,不斷在大內、尼子兩家之間徘徊,在家中內部引起極大的不信任感,尤以大內義隆、陶晴賢(陶隆房)、毛利元就等人親自出征的「第一次月山富田城之戰」時,興經背叛義隆投向晴久之陣營,造成大內軍敗退,引發義隆、元就之報復,元就與擔心吉川家前途的吉川家之家臣商議後,強制讓興經退隱,而由元春以興經養子身份繼承吉川家,嗣後,元就更命人殺害興經及其嫡子,將吉川家完全掌握,納入成為毛利家之附屬。
- May 25 Sun 2008 14:32
[日本戰國時代]小早川隆景小傳
- May 25 Sun 2008 14:20
[日本戰國時代]毛利輝元小傳
- May 03 Sat 2008 15:35
[日本戰國時代]長宗我部元親小傳
長宗我部元親像
一、姬若子成為鬼若子
長宗我部元親,幼名彌三郎,天文八年出生於四國土佐岡豐城,為長宗我部國親之嫡子。年幼的元親,因為長相清秀、皮膚白晰,體弱多病,而且終日喜歡沈浸在書本裡,尤其喜好日本古事記等書籍,與土佐當地強悍的民風有很大的差異,被家臣譏笑為「姬若子」(意指像女孩子一般,就是娘娘腔的意思)。元親的初陣是在二十一歲左右,與其他武將相較,算是相當地晚。其跟隨父親國親參與了長濱之戰,在戰場上卻彷彿變成另外一個人似的,親自持槍與敵人作戰,勇猛異常,擊敗了本山茂辰。從此,家臣不敢再嘲笑元親,改而稱其為「鬼若子」(意指像鬼一樣)。元親才剛在戰場上證明自己的實力,未料國親卻在隔月突然驟死,元親繼承而為家督,立刻面臨更大的挑戰。
- May 03 Sat 2008 14:11
[日本戰國時代]蒲生氏鄉小傳
- May 03 Sat 2008 12:00
[日本戰國時代]佐佐成政小傳
- Apr 27 Sun 2008 09:16
[日本戰國時代]明智光秀小傳
- Apr 14 Mon 2008 20:24
[日本戰國時代]前田利家小傳
前田利家像
一、信長寵臣
前田利家,幼名犬千代,於天文七年誕生於尾張荒子村,為當地土豪之四子。十四歲時,出仕於織田信長,元服後改名為利家。年輕氣盛的利家,喜歡舞刀弄槍,又被稱為「槍之又左」。據說利家年少時,係信長所寵愛之男色,可見其應該算是美少年。在信長麾下,以赤母衣眾(親衛隊)身份,參與統一尾張的「稻生會戰」等戰爭,並迎娶阿松(芳春院)為妻,但因擅殺同朋眾的拾阿彌,被信長責罰而成為浪人。利家在浪人身份的二年生涯中,仍然選擇效忠信長,參加了包括「桶挾間之戰」、「森部之戰」等戰役而立功,最後獲得信長寬恕再次同意其出仕,信長並命利家繼承前田家,利家之長兄前田利久被迫離開。利家嗣後雖陸續參與了上洛之戰、沛川會戰等戰役,但因為多數時間係直屬於信長的本營而擔任親衛隊工作,並無顯赫之功績。
- Apr 14 Mon 2008 19:58
[日本戰國時代]池田恆興小傳

池田恆興像
一、信長乳母之子
池田恆興,其母為織田信長之乳母養德院,據說信長之父織田信秀,起初為信長找了許多乳母,都因當時名為「吉法師」的信長吸奶方式強烈而造成乳頭破裂,不斷地更換乳母,直至養德院當乳母後才獲得改善。信長與生母關係不睦,卻與養德院互動良好,並尊稱其為「大御乳」。亦有學者指出後來養德院原配丈夫去世後,由信秀納為側室。基於母親與信長深厚的緣分,恆興從十歲起就擔任信長的「馬迴眾」(親衛部隊),逐步累積戰功。於元龜元年,受封為尾張犬山城主,但其後隸屬於信長嫡子織田信忠麾下,沒有獲得進一步的發展。直至信長召回恆興,擔任進攻叛變的荒木村重之任務,於掃蕩完荒木殘黨據守的攝津花隈城後,受封攝津一國。
- Apr 14 Mon 2008 12:29
[日本戰國時代]丹羽長秀小傳
丹羽長秀像
一、政治長才
丹羽長秀,幼名萬千代,父親丹羽長政,為尾張守護斯波氏家臣出身,長秀眼見斯波氏業已衰敗,便於天文十九年起,效命於尾張新強人的織田信長,成為信長之家臣。隨同信長轉戰美濃、越前各地,並參與了與武田勝賴決戰的「長籐原會戰」,但其能力並非在軍事方面,反而是在政治方面發揮了高明的手腕。常常擔任後勤、調略物資等工作,被人戲稱為「米五郎左」。信長看中其政治才能,命其負責作為信長統一天下據點的安土城營建的總指揮,因此功績,受封近江佐和山城及若挾一國的領地。同時,與柴田勝家並列為織田家兩大宿老之地位,羽柴秀吉(豐臣秀吉)為表示向該二人看齊之意,向信長申請將自己的姓氏改為丹羽長秀的「羽」字及柴田勝家的「柴」字合併而成。
- Apr 12 Sat 2008 10:58
[日本戰國時代]淺井長政小傳
淺井長政像
一、江北的猛虎
淺井長政,幼名「猿夜叉」,於天文十四年,出生於六角氏居城觀音寺城下。淺井氏為北近江土豪、郡司出身,原本為近江守護京極氏的家臣,長政之祖父淺井亮政時代,壓制主家,奪取小谷城作為居城,並依賴越前朝倉氏作為後援,稱霸江北。但到了長政之父親淺井久政時代,無法抵抗南近江六角氏(與京極氏同為近江源氏的佐佐木氏後裔)及美濃齋藤氏的聯合陣線,屈從六角氏。長政於十五歲元服時,被迫迎娶六角義賢之家臣平井定武之女,並拜領義賢之「賢」字而取名為賢政,讓懷念亮政時代顯赫戰功的淺井氏家臣團對於久政的軟弱十分不滿,將希望寄託於年少的長政,長政在家臣團的協助下,強命父親久政隱居,成為淺井家第三代家督。並將妻子送回六角家,揚棄賢政之舊名,脫離六角氏而獨立。六角義賢派兵鎮壓,卻在「野良田之戰」遭到長政擊敗,嗣後,長政又多次與六角家征戰,逐漸取得上風。
- Apr 11 Fri 2008 18:10
[日本戰國時代]朝倉義景小傳

朝倉義景像
一、優雅的大名
北陸越前國主朝倉義景,原名延景,因自幕府將軍足利義輝處受領「義」字而改名為義景。朝倉氏原本為但馬國的豪族,在南北朝動亂時期投靠足利尊氏而獲賜越前北庄一帶知行地,從屬於越前守護斯波氏,擔任守護代。於第七代朝倉孝景時,放逐主家斯波氏,將居城移至一乘谷,制訂「朝倉孝景十七條」的法令作為統治基礎,開啟了朝倉一族在一乘谷的百年繁華歲月。期間,一乘谷規模不斷擴大,被稱為「小京都」,成為亂世當中,公卿貴族、文化人的嚮往之地及庇護所,義景從小就生長在這種優渥環境,沈浸在京都文化當中,年輕時,對外征戰委諸一族的長老朝倉宗滴(教景)負責,嗣後則由堂兄弟朝倉景鏡、朝倉景健等一門眾擔任,義景本人幾乎未曾親臨戰場,可以說是活在與戰亂隔絕的一乘谷主人。
- Apr 11 Fri 2008 17:19
公告:決定加緊趕工,準備下次的主題
從2006年7月16日貼上第一篇:日本戰國簡史(上)以來,將近二年期間,也寫了五十幾篇有關日本戰國的人物小傳,說實在的,這可是真是始料未及的情形,平常我做事都沒有這麼勤快而且持續呢!
本來只是想寫主要的人物,後來越寫越多(有寫到的人物我都有用超連結方式,請點選紅字自行參考),欲罷不能,雖然是冷門的主題,但有喜歡看大河劇、小說的格友,及喜歡玩電腦遊戲的格友,給予熱情回應,讓我覺得非常驚訝,原來同好還真不少呢!當然,我所寫的內容,並不敢保證絕對正確,畢竟歷史這玩意兒,常常也是見仁見智,史料來源不一,我又是看別人的資料寫的文章,不是自己直接去看日本原始史料例如像:「信長公記」、「武功夜話」、「甲陽軍鑑」、「朝倉始末記」等(其實裡面根據學者研究也有很多謬誤之處),所以錯誤應該是很多,還好,我不是寫歷史論文,只是「戰國同人」的業餘程度,不用負責,呵呵!但我盡量考察不同版本的說法,用自己有限的理解來寫,如果是比較稗官野史的說法,我都是用「據說」的語法來說明。
但是寫久了,也有點疲態,所以想要加緊趕工「亂」寫一通!希望能在今年底以前把這個系列給它結束掉,後續會一次有比較多篇集中出現,請有興趣的格友繼續指教囉!原則上,後續部分主要包括織田、豐臣、德川的武將小傳,另外預定會有伊達、毛利、上杉的武將小傳,說不定最後都會「偷工減料」不寫了!
等到日本戰國時代結束,我打算把焦點放回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及明鄭時期,兼論明清兩代交替的風雲人物,一方面可以和同時期的日本戰國時代交互參照,另一方面,自己以往對此時期只有基本認識,沒有特別下功夫研究,利用部落格發表文章,也是逼迫自己用功研讀資料的方式吧!
- Apr 09 Wed 2008 17:56
[日本戰國時代]松永久秀小傳
一、下剋上的代表
戰國人物當中,被稱為下剋上的代表性人物,首推松永久秀。久秀據說是原為京都西岡的商人,侍奉三好長慶後開始嶄露頭角,其主公長慶於天文年間與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管領細川晴元爭戰多年,久秀率軍參戰屢次建功,深獲長慶信賴。長慶曾一度掌握近畿、四國地區包括丹波、山城、大和、河內、和泉、攝津、淡路、阿波、讚岐等九國,並封久秀為攝津瀧山城主,久秀勢力並擴及於東播磨的三木、明石郡。但久秀並不以此滿足,下毒殺害長慶嫡子三好義興,卻嫁禍於長慶之弟安宅冬康,使得長慶斬殺了堪稱三好家名將的冬康,從此,三好家實權旁落於久秀及三好三人眾(三好長逸、三好政康、石成友通)。長慶病逝後,久秀肆無忌憚,首先,於永祿八年突襲京都二條御所,殺害了將軍足利義輝。於永祿十年,為了徹底剷除敵對的三好家內部勢力,久秀竟放火燒毀奈良東大寺的大佛殿而將藏匿於該處三好家敵對人士一併燒死。久秀之舉,在當時可以說是前所未聞的暴行。
二、叛服無常
- Mar 27 Thu 2008 17:57
[日本戰國時代]細川藤孝小傳

細川藤孝像
一、系出名門
細川藤孝(幽齋)誕生於京都岡崎,其出身於室町幕府足利將軍的管領家細川氏的旁系細川賴有一脈的三淵家,親父為三淵晴員,後來被細川家本宗的細川元常收為養子。但另有傳說,藤孝實際上是第十二代將軍足利義晴側室所生之子,後來義晴將側室託由三淵晴員照顧,並指定如果生男的話,必須繼承三淵家,所以嗣後藤孝才會繼承細川家本宗。無論如何,藤孝可以說是系出名門。後來藤孝出仕於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並獲賜義輝前名義藤中之「藤」字而改名為藤孝。才十九歲,就敘官至從五位下兵部大輔,如果是承平時期,憑藤孝的家世,其官運想必會扶搖直上,但生於戰國時代,藤孝的人生必須不斷地與環境搏鬥而求得生存之道。